第二個字是大的成語 (119個)
-
1
博大精深
- 成語拼音:
- bó dà jīng shēn
- 成語解釋:
-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 成語出處:
- 明 姜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
2
膀大腰圓
- 成語拼音:
- bǎng dà yāo yu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魁梧粗壯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對面來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圓,身穿一件白紗長衫,內襯藍夏布汗褂褲。”
-
3
吹大法螺
- 成語拼音:
- chuī dà fǎ luó
- 成語解釋:
- 法螺:做佛事時用的樂器。原比喻佛之說法廣被大眾。后借以諷刺吹牛皮,說大話。
- 成語出處:
- 《妙法蓮花經·序品》:“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
4
吃大鍋飯
- 成語拼音:
- chī dà guō f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企業不論盈虧,個人不分勤懶,全由國家包干的辦法
- 成語出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兒,又說是吃大鍋飯的兒女,不知民間疾苦,那曉得撐持家事?”
-
5
才大難用
- 成語拼音:
- cái dà nán yòng
- 成語解釋:
- 見“材大難用”。
- 成語出處:
- 《書言故事·花木類》:“有才不遇,曰才大難用。”
-
6
財大氣粗
- 成語拼音:
- cái dà qì cū
- 成語解釋:
- 氣:氣勢;粗:粗大。指富有財產,氣派不凡。也指仗著錢財多而氣勢凌人
- 成語出處:
-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嬸子的這項收入十分可觀。財大氣粗,蓋起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
7
才大心細
- 成語拼音:
- cái dà xīn xì
- 成語解釋:
- 才:才能。才能很高,思考細密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0回:“加寫‘才大心細,能負責任’兩考語。”
-
8
膽大包天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bāo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膽量極大(多指做壞事)。現多含貶義。
- 成語出處:
- 唐 劉叉《自問》:“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酒腸寬似海,詩膽大于天。”
-
9
大大方方
- 成語拼音:
- dà dà fāng fāng
- 成語解釋:
- 指人的行為舉止自然不俗氣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所以他們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總是賊頭賊腦,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
10
大大咧咧
- 成語拼音:
- dà dà liē liē
- 成語解釋:
- 形容待人處事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3回:“忽見由南往北來了數十頭牛,大大咧咧地趕著牛,牛上騎著三個小孩子。”
-
11
大大落落
- 成語拼音:
- dà dà luò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態度大方。亦形容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 成語出處:
- 李準《兩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認真負責,多向支部匯報,爭取幫助。”
-
12
膽大潑天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pō tiān
- 成語解釋:
- 同“膽大包天”。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禛《居易續談》:“光天化日之下,豈容奸孽余黨膽大潑天,目無三尺。”
-
13
膽大如斗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rú dǒu
- 成語解釋:
- 形容膽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14
拉大旗作虎皮
- 成語拼音:
-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 成語解釋: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
15
齊大非偶
- 成語拼音:
- qí dà fēi ǒu
- 成語解釋:
- 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
16
樹大根深
- 成語拼音:
- shù dà gēn s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勢力強大,根基牢固。
- 成語出處:
- 京劇《沙家浜》第四場:“參謀長樹大根深,往后還求您多照應。”
-
17
四大皆空
- 成語拼音:
- sì dà jiē kōng
- 成語解釋:
- 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為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為“四大”。佛教則稱堅、濕、暖、動的性能為“四大”;并認為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后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
18
碩大無朋
- 成語拼音:
- shuò dà wú péng
- 成語解釋:
- 碩: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來形容非常大;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詩經 唐風 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
19
樹大招風
- 成語拼音:
- shù dà zhāo fēng
- 成語解釋:
- 樹大了容易招風打擊。比喻目標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
20
至大至剛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zhì gāng
- 成語解釋:
- 至:最,極。極其正大、剛強。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 第二個字是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