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毫的成語 (26個)
-
1
白毫之賜
- 成語拼音:
- bái háo zhī cì
- 成語解釋:
- 白毫:佛家稱如來的32相之一。指供養僧徒之物
- 成語出處:
- 《佛藏經·了戒品》:“隨順法行,于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
-
2
分毫不爽
- 成語拼音:
- fēn háo bù shu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沒有絲毫差錯。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0卷:“那陰報事也盡多,卻是在幽冥地府之中,雖是分毫不爽,無人看見。”
-
3
分毫不值
- 成語拼音:
- fēn háo bù zhí
- 成語解釋:
- 形容沒有任何價值。同“分文不直”。
- 成語出處:
- 《天雨花》第二七回:“人間信佛者多,謗佛者少,惟左丞相不信虛無,專辟佛教,說我等寂滅門中,分毫不值。”
-
4
分毫無爽
- 成語拼音:
- fēn háo wú shuǎng
- 成語解釋:
- 見“分毫不爽”。
- 成語出處:
-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富喜甚,即將白銀一千兩,送到公子船中,十娘親自檢看,足色足數,分毫無爽。”
-
5
分毫析厘
- 成語拼音:
- fēn háo xī lí
- 成語解釋:
- 毫、厘:都是細小的單位名稱;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細微。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
6
揮毫落紙
- 成語拼音:
- huī háo luò zhǐ
- 成語解釋:
- 毫:毛筆。指寫字或作畫。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揮毫落紙如云煙。”
-
7
揮毫命楮
- 成語拼音:
- huī háo mìng chǔ
- 成語解釋:
- 毫:毛筆;命:使用;楮:木名,可造紙,借指紙。指開始寫作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瓶花齋集·答王百谷》:“方且揮毫命楮,恣意著述,每一篇成,跳躍大呼,若狂若顛。”
-
8
含毫命簡
- 成語拼音:
- hán háo mìng jiǎn
- 成語解釋:
- 毫:毛筆;簡:古代寫字的竹片。嘴里叼著筆,桌上擺好紙。指準備動手寫作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三章:“試一問此超越歐美之中國文學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則,而后含毫命簡者乎?”
-
9
拈毫弄管
- 成語拼音:
- niān háo nòng guǎn
- 成語解釋:
- 拿筆。借指寫作或繪畫。
- 成語出處:
- 明·徐渭《女狀元》第一折:“且喜這所在,澗谷幽深,林巒雅秀,森列于明窗凈幾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
10
剖毫析芒
- 成語拼音:
- pōu háo xī máng
- 成語解釋:
- 謂分析判別得至細至精。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遠則甫侯子羔,近則于公釋之,探情審罰,剖毫析芒。”
-
11
秋毫不犯
- 成語拼音:
- qiū háo bù fàn
- 成語解釋:
-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史記 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后漢書 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
12
秋毫勿犯
- 成語拼音:
- qiū háo wù fàn
- 成語解釋:
- 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無犯”。
- 成語出處:
- 《北史 隋紀下 煬帝》:“營壘所次,務在整肅,芻蕘有禁,秋毫勿犯。”
-
13
秋毫無犯
- 成語拼音:
- qiū háo wú fàn
- 成語解釋:
- 秋毫:動物秋后新換的絨毛。比喻十分纖細之物。形容軍紀嚴明;對百姓無絲毫侵犯;也形容為人清正廉潔。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
14
秋毫之末
- 成語拼音:
- qiū háo zhī mò
- 成語解釋:
-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細微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而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
15
絲毫不爽
- 成語拼音:
- sī háo bù shuǎng
- 成語解釋:
- 絲毫:形容極小,1分=1000絲=100毫=10厘;爽:差。一點兒也不差
- 成語出處: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建康保寧光譽禪師》:“密遠化機,絲毫不爽。”
-
16
纖毫不爽
- 成語拼音:
- xiān háo bù shuǎng
- 成語解釋:
- 纖毫:非常細微;爽:差。一點兒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確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宋書·律歷志》:“凡此四蝕,皆與臣法符同,纖毫不爽。”
-
17
析毫剖厘
- 成語拼音:
- xī háo pōu lí
- 成語解釋:
- 見“析毫剖芒”。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二:“窮幽極微,至纖無際,析毫剖厘,刀鋏鋒銳,不足言其細也。”
-
18
析毫剖芒
- 成語拼音:
- xī háo pōu máng
- 成語解釋:
- 亦作“析毫剖厘”。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細微透徹。
- 成語出處:
- 《文子 道原》:“夫道者陶冶萬物,終始無形,寂然不動。大通混冥。深閎廣大,不可為外,析毫剖芒,不可為內。無環堵之宇,而生有無之總名也”。
-
19
纖毫無犯
- 成語拼音:
- xiān háo wú fàn
- 成語解釋:
- 纖毫:非常細微;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元景安傳》:“顯祖聞之,遺使推檢,同行諸人贓污狼籍,唯景安纖毫無犯。”
-
20
一毫千里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語本《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注:“據《易說》言也。”謂差錯雖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注:“據《易說》言也。”
* 第二個字是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