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習的成語 (12個)
-
1
安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ān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安:安于,習慣于;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于成規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
2
避囂習靜
- 成語拼音:
- bì xiāo xí jìng
- 成語解釋:
- 囂:喧嘩,吵鬧;習:習慣于。躲開喧鬧,安于清靜
- 成語出處:
- 《追求》:“現在她已經住在醫院里,既然不是有病,那就有點避囂習靜的意味了。”
-
3
蹈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dǎo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謂按照老規矩和老辦法辦事。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伊尹論》:“后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
-
4
蹈故習常
- 成語拼音:
- dǎo gù xí cháng
- 成語解釋:
- 見“蹈常習故”。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豈可蹈故習常,依違容忍?”
-
5
風俗習慣
- 成語拼音:
- fēng sú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
6
積非習貫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指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序》:“至于俗間行語,眾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
-
7
染風習俗
- 成語拼音:
- rǎn fēng xí sú
- 成語解釋:
- 謂受風俗影響而有所習染。
- 成語出處:
- 《云笈七簽》卷五六:“五氣者,隨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風習俗,所以變化無窮,不惟萬數。”
-
8
踏故習常
- 成語拼音:
- tà gù xí cháng
- 成語解釋:
- 謂因襲守舊,安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民彝與政治》:“而吾民族思想之固執,終以沿承因襲,踏故習常,不識不知,安之若命。”
-
9
玩故習常
- 成語拼音:
- wán gù xí cháng
- 成語解釋:
- 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論勵臣之道》:“豈群臣樂于負陛下哉!特玩故習常,勢流于此而不自知也。”
-
10
循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xún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循常:遵循常規。習故:學習陳舊的作風。遵守舊規,沿襲先例。形容因襲保守,不愿變通。亦作“循故襲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 成語出處:
- 漢·仲長統《昌言·法誡》:“又中世之選三公也,務于清愨謹慎,循常習故者。”
-
11
循誦習傳
- 成語拼音:
- xún sòng xí chuán
- 成語解釋:
- ①謂習慣于讀死書、傳舊聞。②謂誦習。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且夫賢君之踐位也,豈特委瑣握齪,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云爾。”
-
12
右軍習氣
- 成語拼音:
- yòu jūn xí qì
- 成語解釋:
-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 成語出處:
- 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天腕,仍養于心,方無右軍習氣。”
* 第三個字是習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