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婆好的詞語
形容老婆好的詞語:1. 親切 ;2. 賢惠 ;3. 善解人意 ;4. 溫柔 ;5. 體貼 ;6. 美麗 ;7. 忠誠 ;8. 聰明 ;9. 堅強 ;10. 樂觀 ;11. 有魅力 ;12. 深情 ;13. 善良 ;14. 謙虛 ;15. 勤勞 ;16. 知性 ;17. 幽默 ;18. 大氣 ;19. 真誠 ;20. 感性
形容老婆好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老婆 | 老婆 (漢語詞語)老婆,丈夫對妻子的稱呼,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的婦汝。不同的人對老婆有不同的稱呼,如古代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等。后來王晉卿詩句有云:“老婆心急憑相勸”。這一“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后來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另有同名歌曲及電影。 |
瘡好忘痛 | 瘡好忘痛【解釋】猶言好了傷疤忘了痛。《金瓶梅詞話》第十四回:“你今日了畢官司,兩腳站在平川地,得命思財,瘡好忘痛,來家到問老婆找起後帳兒來了。” |
瘡好忘痛 | 【解釋】猶言好了傷疤忘了痛。《金瓶梅詞話》第十四回:“你今日了畢官司,兩腳站在平川地,得命思財,瘡好忘痛,來家到問老婆找起后帳兒來了。” |
小老婆子 | 辭典解釋小老婆子 xiǎo lǎo po zi 罵婦人的話。 如:「你這小老婆子真不知好歹,我好心幫你,你反而誣賴我。」稱妾,含有輕賤之意。 如:「他新討的那個小老婆子,天天吵鬧,弄得上下不寧。」 |
怕婦 | 怕婦 怕婦 : pà fù 1.怕老婆。 唐中宗受制于韋后;御史大夫裴談畏其妻如嚴父。一日內宴,有優人唱《回波詞》曰:"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祇有裴談,內里無過李老。"參閱唐孟棨《本事詩.嘲戲》。 |
怕婦 | 怕婦 怕婦 : pà fù 1.怕老婆。 唐中宗受制于韋后;御史大夫裴談畏其妻如嚴父。一日內宴,有優人唱《回波詞》曰:"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祇有裴談,內里無過李老。"參閱唐孟棨《本事詩.嘲戲》。 |
做小 | 做小 基本信息 拼音:zuò xiǎo 注音: 釋義 (1).低聲下氣。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曹孟德心多能做小,關云長善與人交。” 元 李五 《虎頭牌》第四折:“一任你昨日的供招依然在,休想他低頭做小心腸改。” (2).做小老婆。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兒道:‘你老人家女兒多,不把來當事了。本鄉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婦的,怎舍得與異鄉人做小?’”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文姬是先娶的,須讓他做大;這邊朱家,又是官家小姐,料不肯做小,卻又兩難。” |
得臉 | 得臉 déliǎn (1) [口] (2) [favorite]∶受寵愛 陳老爺有五個小老婆,還就老四得臉 (3) [look good as a result of receiving honour or praise]∶露(lòu)臉 |
得臉 | 得臉 déliǎn (1) [口] (2) [favorite]∶受寵愛 陳老爺有五個小老婆,還就老四得臉 (3) [look good as a result of receiving honour or praise]∶露(lòu)臉 |
大娘子 | 大娘子 1、有妾之人的正妻,大老婆 2、尊稱已婚的中青年婦女 |
小娘 | 小娘 xiǎo niáng 1.舊稱歌女或妓女。 唐 李賀 《洛姝真珠》詩:“ 真珠 小娘下青廓, 洛苑 香風飛綽綽。” 唐 元稹 《箏》詩:“急揮舞破催飛燕,慢逐歌詞弄小娘。”《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做小娘的,風花雪月,受用已勾,趁這盛名之下,求之者眾,任我揀擇個十分滿意的嫁他,急流勇退,及早回頭,不致受人怠慢。” 2.稱妓家仆婢。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妓家仆婢稱之曰娘,外人呼之曰小娘。” 3.對少女的通稱。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婁芳華》:“山深日暮,小娘欲安之乎?” 葉圣陶 《一生》:“你是年幼小娘,總該忍耐一二。” 4.稱年輕婦人。《醒世恒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一向多承小娘相愛,故不說起。” 5.稱小老婆。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眾人高呼:‘ 丹桂 ,你只管吹牛角,哪個往后退,是小娘養的。’” 6.南京話,小姑的稱呼。 7.方言,對嬸母、嬸娘、嬸嬸的稱呼,河南豫南南五縣稱呼叔父的妻子為"小娘” 8.方言,平江話,女朋友的意思,“這是我小娘”,這位是我的女朋友的意思。 |
虎姑婆 | 虎姑婆 《虎姑婆》是早期流傳在福建和臺灣等地的民間故事,在臺灣和白賊七、李田螺、賣香屁、好鼻師及水鬼城隍等一樣,家喻戶曉。 故事敘述山上的老虎精化身為老太婆,在夜里拐騙小孩并吞食裹腹,常被用來哄騙小孩趕快入睡。 目前所知最早有紀錄的同類故事,是清代黃之雋所著《虎媼傳》 ,講述安徽一帶老母虎扮成外婆害人的故事。 這類故事傳至臺灣后,版本曾多達百余種,但內容大同小異,最為人知悉的版本是由臺灣作家所編撰,故事背景為臺灣客家聚落王詩瑯。 |
嬸嬸 | 嬸嬸 嬸嬸,拼音shěn shěn,又稱嬸母,大嬸,也可作叔叔的妻子。叔叔的老婆叫嬸嬸,伯伯的老婆應該叫伯母(大娘)。 |
嬸嬸 | 嬸嬸 嬸嬸,拼音shěn shěn,又稱嬸母,大嬸,也可作叔叔的妻子。叔叔的老婆叫嬸嬸,伯伯的老婆應該叫伯母(大娘)。 |
老少配 | 老少配 “老少配”是人們對婚姻或戀愛中雙方年齡相差較大的情況的通常稱謂。在婚姻中,“老少配”自古有之,總會引起社會的關注。“老少配”與一般的婚姻關系不同,夫妻間的年齡相差較大,這容易讓人產生“代溝”的聯想。 雖然年齡差距過于懸殊的夫妻在興趣愛好、生活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較大差距。可事實上,幸福的婚姻不是以年齡為準繩。 |
槍桿子 | 槍桿子 作 者: 張正隆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 字 數: 508000 頁 數: 505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010072944 包 裝: 平裝 定價:¥59.80 還原戰爭血腥,還原戰爭雄性,還原戰爭人性,還原戰爭真相。 一本關于“四野”歷史的正本清源之作,血性作家封筆巨獻。 遼沈戰役后,東北野戰軍進關、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記述了主要發生在共和國元年的這樣一個全過程。槍打炮轟中,是鮮為人知的歷史中的新聞,是用槍桿子打江山的親歷者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只有他們才能一觸摸到的那種惟此一次的感覺,也是因此改變了命運的人類中有著共同歷史文化的最大的一群人的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 目錄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一、勝利來得太快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三、蔣介石步步不跟趟 第二章 “狗皮帽子,進關了!” 一、“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二、四野夠榮耀的 三、“東北大軍進了關,就像猛虎下了山”——“東北虎”之一 第二篇 黃土地 第三章 各打各的算盤 一、“布衣將軍”——“戰犯錄”之一 二、蔣介石缺乏統帥氣度 三、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第四章 傅作義的命根子——35軍 一、郭景云一錯再錯——“戰犯錄”之二 二、機斷專行——“四野名將錄”之一 三、虎撲羊群——“東北虎”之二 四、忠肝義膽——續“戰犯錄”之二 五、如虎添翼——“東北虎”之三 第五章 瑞雪 一、統帥 二、血戰豐臺——“東北虎”之四 三、張家口決口 四、傅作義沒出一招好棋——續“戰犯錄”之一 第六章 虎嘯津門 一、實話實說——“四野名將錄”之二 二、都希望另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三、天津已是囊中物 四、前線總指揮——“四野名將錄”之三 五、虎氣——“四野名將錄”之四 六、將軍原是放牛娃——“四野名將錄”之五 七、金湯橋!金湯橋!——“東北虎”之五 八、這個184師“真頑強”呀! 九、“一切為傅負責”——“戰犯錄”之三 十、共產黨沒有海軍 第三篇 北平和平 第七章 能戰方能和 一、“基本方針是徹底解除他們的武裝” 二、最痛苦的人是誰?——再續“戰犯錄”之一 三、名將無名——“四野名將錄”之六 四、傅作義之義——他不是戰犯了 五、“殺頭將軍”與“抹淚將軍” 第八章 看紅裝素裹 一、虎師雄威——“東北虎”之六 二、大改編 三、“到皇帝住的地方看看”——“1949年的感覺”之一 第四篇 下江南 第九章 長江不是三八線 一、蔣介石要“和平”了 二、李宗仁去不掉個“代”字——“戰犯錄”之四 三、白崇禧一國民黨的最后一張王牌一“戰犯錄”之五 四、毛澤東一口一個“白匪” 第十章 南下!南下! 一、先遣兵團 二、南下工作團 三、國軍成了“扒路軍” 第十一章 血路 一、5縱還未攻過城呢——“東北虎”之七 二、戰江南——“東北虎”之八 三、“當年的紅軍回來了”——“1949年的感覺”之二 第五篇 攻心為上 第十二章 識時務者 一、瓜熟蒂落 二、“我是共產黨” 三、張軫成了解放軍的軍長 四、“大好河山” 第十三章 長沙不是四平 一、程潛要為毛澤東劃船了 二、陳明仁之明 三、“就范” 四、血火青樹坪 第六篇 南下——難下 第十四章 水土不服 一、江南路難行——“東北虎”之九 二、正負40度——“東北虎”之十 三、拉稀生疥打擺子——“東北虎”之十一 四、“南船北馬” 五、“又紅又綠三道箍,兩頭細來中間粗——打一物” 第十五章 “糧食問題現成為影響行動的根本問題” 一、一天兩頓稀粥——“東北虎”之十二 二、“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 三、糧食!糧食! 四、南方北方 第十六章 “兵強馬壯運動” 一、養好本錢 二、三伏練兵 三、“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 四、“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就跟誰走” 五、“誰不說俺家鄉好” 第十七章 走遍中國 一、腳是最寶貴的 二、巾幗風采 三、“漫行中國” 第七篇 紅土地 第十八章 大迂回、大包圍 一、白崇禧像條泥鰍——續“戰犯錄”之五 二、渴望決戰 三、毛澤東高瞻遠矚 第十九章 并非“反越位戰術”——、“那眼睛毒啊” 二、白崇禧太需要場勝仗了——再續“戰犯錄”之五 三、越級指揮 四、不開會 五、不輕敵 六、“我們要活潑” 七、吃了一個梨 第二十章 紅月亮 一、旗宮丁盛——“四野名將錄”之七 二、又一道鐵閘——“四野名將錄”之八 三、白崇禧的命根子——7軍. 四、餓虎撲食——“東北虎”之十三 五、新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的感覺”之三 第八篇 向前!向前! 第二十一章 國民黨沒有“主場” 一、國民黨暗無天日 二、“廣東大團結” 三、白崇禧回老家——仍續“戰犯錄”之五 第二十二章 追窮寇 一、跑進羊城——“東北虎”之十四 二、“此為帶最后陸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戰”——“東北虎”之十五 三、“將你們的威風從錦州、天津一直顯到桂林、南寧去!”——“東北虎”之十六 四、“兄弟部隊” 五、“照張狼狽相吧” 六、戰爭景觀 第九篇 解放區的天 第二十三章 接收!接收! 一、接收城市真忙 二、我們是共產黨 三、“中南王” 第二十四章 剿匪 一、“打了大仗打小仗,打了大蔣打小蔣”——“東北虎”之十七 二、“山多洞多槍多匪多”——“東北虎”之十八 三、“天下太平,廣西大亂”——“東北虎”之十九 第十篇 向天涯 第二十五章 兵發雷州半島 一、“伯陵防線”——“戰犯錄”之六 二、“原子手榴彈” 三、船是個大問題 四、虎變蛟龍——“東北虎”之二十 第二十六章 最后一戰 一、打江山是為了坐江山——“1949年的感覺”之五 二、迎擊最后一顆子彈——“1949年的感覺”之六并“四野名將錄”之九 三、23年紅旗不倒——“四野名將錄”之十 四、大醫醫國——“四野名將錄”之十一 五、要不是他極力推動,海南島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臺灣?——“四野名將錄”之十二 第二十七章 跨海之戰 一、偷渡——“東北虎”之二十一 二、陸軍海戰隊——“東北虎”之二十二 三、包圍、反包圍、反反包圍——“東北虎”之二十三 四、天涯海角——“東北虎”之二十四 后記 身后有只狼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勢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一、勝利來得太快 黑土地上的最后一面“青天白日”旗,是1948年11月8日在錦西葫蘆島消逝的。 3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國民黨最先闖關東的幾個軍,就是從秦皇島和葫蘆島登陸的。襯著蔚藍色的大海,美械、半美械的軍人,黃潮般蜂擁上岸,蝗蟲樣撲向黑土地。幾個回合后,東北民主聯軍就被趕過松花江,在南滿則被擠壓在瀕臨朝鮮的臨江、蒙江(今靖字)、撫松、長白4個巴掌大的小縣。窮追不舍的國民黨軍隊大喊大叫:共軍兄弟們,你們沒路走了,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把你們趕進長白山啃樹皮,轟進鴨綠江喝涼水! 那時候,要說3年后的黑土地會變成這等模樣,別說國民黨,連共產黨自己都不會相信。 初冬清冷的陽光下,長春在刺鼻的尸臭中喘出了活氣兒。比之槍打炮轟、血火飛進的錦州,沈陽應該說基本完好無損。在那村鎮大多叫做“窩棚”的遼西平原上,打塌的房屋朝天張著大口,燒焦的樹木有的還在冒著青煙,東倒西歪的車炮都成了黑糊糊的鐵骷髏,胃囊飽滿的野狗、烏鴉興奮地嬉鬧、聒叫著。 先后闖進關東的,加上在各地擴充的,110萬國民黨軍隊,只從營口跑掉幾萬人。 黑土地上的共產黨人,這一刻在做什么? 全力以赴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接收。 1948年10月26日,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大會戰還在激烈進行時,東北局就在哈爾濱南崗的高崗住處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成立以陳云為首的沈陽軍管會。隨即抽調干部,進行動員,29日乘專列南下,30日趕到開原時,沈陽尚未解放。軍管會就在專列上辦公、開會,制定人城守則,準備發布公告,編好一天的《沈陽時報》,連軍管會、衛戍區、市政府及各部門的招牌都做好了。 專列上的燈光通宵達旦。 11月2日黃昏,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宣布沈陽解放的同時,軍管會進入這座東北最大的城市。 在此之前,錦州、長春、鞍山、撫順、本溪等地,也陸續實施軍管。 首當其沖的是糧食問題。或者向當地商會籌借,或者從外地調運,有的城市運糧車隊是隨軍管會一道進城的。長春不用說了,對于這座餓殍之城而言,那是重中之重。遼寧洪澇,沈陽周圍各縣主要農作物高梁,1948年顆粒無收。我們是共產黨,讓老百姓吃不飽飯,那算什么為人民打江山,還怎么坐江山? 票子是個大問題。治安是個大問題。恢復供水供電及交通是個大問題。目光到處,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哪個是容你慢慢來的小問題?就說走路吧,全國各地都是右側通行,唯獨東北還是沿襲偽滿時期的左側通行。有人說解放了,連路也不知道怎么走了。軍管會開了兩次會,兩種意見爭執不下,也不能再爭執下去了。那時被老百姓稱做“電車”的汽車,雖不像今天這樣多,可馬車、人力車多呀,幾乎要覆住路面了。人命關天,不迅速決斷,隨時都可能出事、添亂。 敵機轟炸,重點目標是兵工廠和彈藥庫。敵特活動,縱火暗殺造謠。幾萬國民黨散俘在街頭游蕩,流氓和少數貧民乘亂打劫。必須盡快使該停的停下來,該動的動起來,萬家燈火簇擁著的城市才能活起來。 東北局抽調4干多新老干部接收沈陽,哈爾濱除看家守攤的外,幾乎是傾巢出動了。可偌大個沈陽,區區4千人才哪到哪呀,只能是重要部門、廠礦才派去個軍代表。更何況還有那么多城市等著接收呢。 “戰錦方為大問題”,毛澤東高瞻遠矚。 打下錦州,攻城部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往城外搶運戰利品。槍炮、彈藥、被服、糧食、罐頭,大都是美國貨,車拉肩扛,汽油桶則手推腳蹬,像壓路機一樣轟轟隆隆朝城外滾。 錦州打下來就是自己的了,為什么還要往城外搶運東西呀?因為當時心里還不大有底,擔心東西對進的敵人可能將其重新奪占。 離休前為駐錦州某軍副軍長的翟文清,自1938年參軍后就不斷立功,并在遼沈戰役攻克錦州中成為戰斗英雄。 這位個頭不高、身上還嵌著彈片的老人,身體很結實。老人每天4點半起床,到錦州鐵路分局廣場,那兒有個老年活動中心,伴著音樂做健身操,然后慢跑、快走。每月要交1元錢,許多人認識他,說老軍長是戰斗英雄,還是解放咱錦州的戰斗英雄,不用交錢。他說那是過去的事了。大家說沒有過去哪有現在呀?他說現在咱們都一樣,都是在這里健身的老人,我不過是個打過仗的老頭,不能搞特殊化。 當年這里叫錦州鐵路局,是范漢杰的指揮所之一,充滿耳鼓的是槍炮聲和沖鋒號。“打過仗的老頭”,當時是3縱7師2l團8連指導員,率領連隊打下遼西省政府大樓,又沖到這里的。是夜間,喘著粗氣,全速奔跑。周圍槍炮聲不斷,子彈在路面上犁出一道道火星子,腳下都是磚頭瓦塊和敵人的尸體。他記得在這個廣場上還絆了一跤,爬起來再跑,手上、身上都是血,黏糊糊的。 在東北第一次受傷,是1947年初四保臨江中的三保臨江的小荒溝戰斗,右膝蓋被子彈打穿。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雪白血紅,那人一會兒就凍僵了。 比天氣更冷酷的是形勢。三九天,許多官兵穿著單衣。沒吃的,扒開沒膝深的積雪,翻尋老鄉因戰亂而沒來得及收獲的玉米棒子,煮玉米粒子吃。敵人那個猖狂呀,像瘋狗似的追攆你,打了敗仗也咬住你不放,當了俘虜也不服你。那時候政治教育講得最多的,也最形象的,就是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爬山頭,爬上山頭就是勝利。 闖到關東后有個口號,叫“獨霸東北”,因為太離譜了,很快就沒了聲息。翟文清15歲參軍,無論多么艱難困苦,從未對勝利失去過信心。只是這“山頭”要爬到什么時候呀?那時看那形勢,少說也得個八年抗戰吧? 沒想到一打下錦州、長春、沈陽,還有在遼西的那個精銳的廖耀湘兵團,國民黨就像多米諾骨牌似的稀里嘩啦了,就“獨霸東北”了。 連毛澤東都覺得勝利來得太快了。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 西靠太行山麓,東鄰華北平原,周圍山嶺環抱,覆滿村后山岡的蒼松翠柏,讓人想到“西柏坡”的得名。村中農舍頂上聳立的電臺天線,伴著村前奔騰不息的滹沱河,日夜彈唱著共產黨人的勝利進行曲。 錦州城破,范漢杰化裝出逃被俘,被押送到城北30里的忙牛屯,吃驚不小:林彪就在這里呀! 那潛臺詞是:早知道林彪在這里,早把這里炸平了。 而自1947年3月離開延安后,就在國民黨的視線中沒了蹤影的毛澤東,魚兒游進大海般隱身在這黃土地的山村農家,籌劃、指揮了蜚聲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毛澤東在滹沱河邊散步。 太陽通紅,河水清亮,就像毛澤東的心情和思緒。 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在毛澤東踏動歷史的足音中,中國革命正在硝煙中隆隆馳向下一個停靠點一一不,那已經不是停靠點,而是定都北平。 “革命搖籃井岡山”,這是后來的話,還有什么“井岡山道路通天下”。當年一些人是怎么說毛澤東的?“山大王”,“農民領袖”,“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他卻放著現成的、正宗的十月革命道路不走,倒把隊伍拉上了土匪出沒的井岡山,“占山為王”,這不是明擺著的“歪門邪道”嗎? “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這話沒錯。誰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把全中國收入囊中,只能一省、數省一步步地來,就如同今天已被黑土地那數省勝利的現實證明了的那樣。問題在于這“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做的卻是“奪取中心城市”的文章。在農村有時都站不住腳,讓人家攆得到處跑,卻惦著去攻打、奪取大城市,這不是沒會走就想跑,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罷工、罷課、示威、游行,人家一出動軍隊,你就沒咒念了。你也拿起槍桿子,在城市里能干過人家?八一南昌起義,占領南昌又不得不退出,秋收起義攻打長沙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城市歷來是反動勢力最強大的地方,共產黨人在城市連生存都困難,又談何發展?符合中國國情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到農村去,到天高地闊的廣大農村中去。 井岡山道路一一農村包圍城市并最終奪取城市之路。 毛澤東“一覽眾山小”的睿智和氣度,在于無論中國革命面臨怎樣的窘境、險境,都能以其最具中國特色的思想指點迷津,照亮征程,并一往無前的付諸行動。 正如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所言,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還會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 而這一刻,一想到東北和包括熱河、內蒙東部的那片從未涉足的豐饒的黑土地,毛澤東就激動、興奮不已。 新中國成立后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電都”(小豐滿),都在東北。而據1943年統計,東北生鐵生產量占全國87.7%,鋼材占93%,煤炭占49.5%,發電量占78.2%,水泥占66%,鐵路、公路長度分別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和將近一半。沈陽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素有“糧倉”之稱,盛產大豆、高梁、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東北還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木材蓄量占全國的1/3。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只要有了東北! 現在有了東北! 東北豐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日益顯見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這一刻,毛澤東立馬想用、也立馬可用的,則是黑土地上那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東北野戰軍,即后來的第四野戰軍。 1948年11月6日,即遼沈戰役結束的第四天,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淮海戰役,包圍了黃百韜兵團5個軍,并對徐州形成合圍態勢,以爭取殲滅劉峙集團于長江以北。與此同時,西北野戰軍發起冬季攻勢,挫敗了胡宗南集團的“機動防御”戰略,將其牢牢地鉗制在西北戰場而動彈不得。 華北野戰兵團先后發起察綏戰役和太原戰役,包圍了歸綏(今呼和浩特)和太原。 與初冬的曠野和群山融為一色的西柏坡,隨著電臺滴滴答答的發報聲呼應而來的,都是令毛澤東心曠神怡的捷報佳音。 全國各戰場的勝利,特別是遼沈大捷,使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國民黨軍隊已由內戰初始的430萬人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則由120余萬人增至300萬,翻了一番還多。而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士氣和人心。 1948年11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斷言:“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以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而兩個月前的9月7日,即遼沈戰役即將發起前五天,毛澤東在給“林羅劉”的電報中說:“我們準備五年左右(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 一個遼沈戰役,把5年打成3年。 問題是下一步挪動哪個棋子? 西北、中原、華東、東北,毛澤東高屋建瓴的目光通覽周邊戰場,一次次地凝望東北時,他關注的是華北,是平津。 10月31日,中央軍委就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結束后的任務,電示“林羅劉”并東北局和華北局:“應休整一個月左右,約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出動,攻擊平津一帶。” 11月4日,在給“林羅劉譚”。的電報中,又說明了同樣的意見。 而現在,毛澤東準備讓林彪提前進關了。 因為自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將黃百韜兵團大部殲滅后,有跡象表明華北傅作義系的20個師可能退守綏遠,蔣介石的中央軍24個師可能海運江南,加強長江下游防線,從而延緩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毛澤東的既定方針是:務將華北敵軍就地殲滅1 11月16日凌晨4時,毛澤東給“林羅劉”發電,征詢意見: 請你們考慮你們究以早日入關為好.還是在東北完成休整計劃然后入關為好,并以結果電告為盼。 第二天下午,“林羅劉譚”復電: 東北主力提早入關很困難。因為東北解放后,部隊思想發生很大波動。東北籍戰士怕離開家鄉,怕走路太遠,甚至某些干部已開始生長享受情緒。需要以大力解決這一問題。過去因忙于戰后問題的處理,還未正式向戰士解釋此問題,正布置通過各種方式解釋此問題。同時新兵和俘虜戰士的補充還未就緒,爭取工作也要有相當時間,否則逃亡減員會更嚴重。此外部隊冬大衣、棉帽、棉鞋均尚未發下。 一大堆困難,都是實情。 自9月12日奔襲北寧線始,到11月10日占領錦西、葫蘆島,東北全境解放,東北野戰軍人未解甲,馬未停蹄,就沒閑著。錦州血戰,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圍殲廖耀湘兵團,再奔去沈陽、營口,急行軍,強行軍,許多人都累脫相了。戰后一些老戰友見面,都有點認不出來了。傷亡也大。攻打錦州的5個縱隊和阻援的兩個縱隊,傷亡都在1/3左右。黑土地上最能打的“虎師”2縱5師,傷亡將近一半。 林彪講的和沒講的這些困難,毛澤東大體上都清楚。 同一天22時,毛澤東再次致電“林羅劉”: 欲抑留蔣、傅兩部于華北,以華北我軍現有兵力。是無法完成的。如 果蔣匪集中其24個師于津沽一帶掩護海運,我們集中程黃、楊羅耿兩兵團,無法破壞其計劃。如果使用楊羅耿于察綏方面,亦沒有充分把握阻止傅系西退,因傅系可在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前,乃至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后,利用其騎兵、汽車及地方熟悉等條件,經大青山北麓沖過去,我軍只能截殲其一部,難于殲其主力,傅系一退,蔣系必同時南退,使我們兩頭失塌……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望你們鄭重考慮下述兩個方案: (甲)東北野戰軍提前于本月25日(戌有)左右起向關內開動,預計現在錦、義地區的部隊,下月10日(亥灰)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區,如敵正在南撤,我可殲其一部或大部;如敵尚未開動,我可抑留該敵,繼續休整,并修復北寧路,然后大舉殲敵。 (乙)不管蔣、傅軍是否撤走,仍按原計劃休整到12月半,然后南進。即使說,蔣、傅要撒就讓其撤走,你們則準備到平津后無仗可打時即沿平漢路南下,先在長江中游作戰,逐步東進與劉、陳會攻京滬。 |
槍桿子 | 槍桿子 作 者: 張正隆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 字 數: 508000 頁 數: 505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010072944 包 裝: 平裝 定價:¥59.80 還原戰爭血腥,還原戰爭雄性,還原戰爭人性,還原戰爭真相。 一本關于“四野”歷史的正本清源之作,血性作家封筆巨獻。 遼沈戰役后,東北野戰軍進關、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記述了主要發生在共和國元年的這樣一個全過程。槍打炮轟中,是鮮為人知的歷史中的新聞,是用槍桿子打江山的親歷者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只有他們才能一觸摸到的那種惟此一次的感覺,也是因此改變了命運的人類中有著共同歷史文化的最大的一群人的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 目錄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一、勝利來得太快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三、蔣介石步步不跟趟 第二章 “狗皮帽子,進關了!” 一、“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二、四野夠榮耀的 三、“東北大軍進了關,就像猛虎下了山”——“東北虎”之一 第二篇 黃土地 第三章 各打各的算盤 一、“布衣將軍”——“戰犯錄”之一 二、蔣介石缺乏統帥氣度 三、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第四章 傅作義的命根子——35軍 一、郭景云一錯再錯——“戰犯錄”之二 二、機斷專行——“四野名將錄”之一 三、虎撲羊群——“東北虎”之二 四、忠肝義膽——續“戰犯錄”之二 五、如虎添翼——“東北虎”之三 第五章 瑞雪 一、統帥 二、血戰豐臺——“東北虎”之四 三、張家口決口 四、傅作義沒出一招好棋——續“戰犯錄”之一 第六章 虎嘯津門 一、實話實說——“四野名將錄”之二 二、都希望另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三、天津已是囊中物 四、前線總指揮——“四野名將錄”之三 五、虎氣——“四野名將錄”之四 六、將軍原是放牛娃——“四野名將錄”之五 七、金湯橋!金湯橋!——“東北虎”之五 八、這個184師“真頑強”呀! 九、“一切為傅負責”——“戰犯錄”之三 十、共產黨沒有海軍 第三篇 北平和平 第七章 能戰方能和 一、“基本方針是徹底解除他們的武裝” 二、最痛苦的人是誰?——再續“戰犯錄”之一 三、名將無名——“四野名將錄”之六 四、傅作義之義——他不是戰犯了 五、“殺頭將軍”與“抹淚將軍” 第八章 看紅裝素裹 一、虎師雄威——“東北虎”之六 二、大改編 三、“到皇帝住的地方看看”——“1949年的感覺”之一 第四篇 下江南 第九章 長江不是三八線 一、蔣介石要“和平”了 二、李宗仁去不掉個“代”字——“戰犯錄”之四 三、白崇禧一國民黨的最后一張王牌一“戰犯錄”之五 四、毛澤東一口一個“白匪” 第十章 南下!南下! 一、先遣兵團 二、南下工作團 三、國軍成了“扒路軍” 第十一章 血路 一、5縱還未攻過城呢——“東北虎”之七 二、戰江南——“東北虎”之八 三、“當年的紅軍回來了”——“1949年的感覺”之二 第五篇 攻心為上 第十二章 識時務者 一、瓜熟蒂落 二、“我是共產黨” 三、張軫成了解放軍的軍長 四、“大好河山” 第十三章 長沙不是四平 一、程潛要為毛澤東劃船了 二、陳明仁之明 三、“就范” 四、血火青樹坪 第六篇 南下——難下 第十四章 水土不服 一、江南路難行——“東北虎”之九 二、正負40度——“東北虎”之十 三、拉稀生疥打擺子——“東北虎”之十一 四、“南船北馬” 五、“又紅又綠三道箍,兩頭細來中間粗——打一物” 第十五章 “糧食問題現成為影響行動的根本問題” 一、一天兩頓稀粥——“東北虎”之十二 二、“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 三、糧食!糧食! 四、南方北方 第十六章 “兵強馬壯運動” 一、養好本錢 二、三伏練兵 三、“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 四、“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就跟誰走” 五、“誰不說俺家鄉好” 第十七章 走遍中國 一、腳是最寶貴的 二、巾幗風采 三、“漫行中國” 第七篇 紅土地 第十八章 大迂回、大包圍 一、白崇禧像條泥鰍——續“戰犯錄”之五 二、渴望決戰 三、毛澤東高瞻遠矚 第十九章 并非“反越位戰術”——、“那眼睛毒啊” 二、白崇禧太需要場勝仗了——再續“戰犯錄”之五 三、越級指揮 四、不開會 五、不輕敵 六、“我們要活潑” 七、吃了一個梨 第二十章 紅月亮 一、旗宮丁盛——“四野名將錄”之七 二、又一道鐵閘——“四野名將錄”之八 三、白崇禧的命根子——7軍. 四、餓虎撲食——“東北虎”之十三 五、新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的感覺”之三 第八篇 向前!向前! 第二十一章 國民黨沒有“主場” 一、國民黨暗無天日 二、“廣東大團結” 三、白崇禧回老家——仍續“戰犯錄”之五 第二十二章 追窮寇 一、跑進羊城——“東北虎”之十四 二、“此為帶最后陸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戰”——“東北虎”之十五 三、“將你們的威風從錦州、天津一直顯到桂林、南寧去!”——“東北虎”之十六 四、“兄弟部隊” 五、“照張狼狽相吧” 六、戰爭景觀 第九篇 解放區的天 第二十三章 接收!接收! 一、接收城市真忙 二、我們是共產黨 三、“中南王” 第二十四章 剿匪 一、“打了大仗打小仗,打了大蔣打小蔣”——“東北虎”之十七 二、“山多洞多槍多匪多”——“東北虎”之十八 三、“天下太平,廣西大亂”——“東北虎”之十九 第十篇 向天涯 第二十五章 兵發雷州半島 一、“伯陵防線”——“戰犯錄”之六 二、“原子手榴彈” 三、船是個大問題 四、虎變蛟龍——“東北虎”之二十 第二十六章 最后一戰 一、打江山是為了坐江山——“1949年的感覺”之五 二、迎擊最后一顆子彈——“1949年的感覺”之六并“四野名將錄”之九 三、23年紅旗不倒——“四野名將錄”之十 四、大醫醫國——“四野名將錄”之十一 五、要不是他極力推動,海南島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臺灣?——“四野名將錄”之十二 第二十七章 跨海之戰 一、偷渡——“東北虎”之二十一 二、陸軍海戰隊——“東北虎”之二十二 三、包圍、反包圍、反反包圍——“東北虎”之二十三 四、天涯海角——“東北虎”之二十四 后記 身后有只狼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勢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一、勝利來得太快 黑土地上的最后一面“青天白日”旗,是1948年11月8日在錦西葫蘆島消逝的。 3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國民黨最先闖關東的幾個軍,就是從秦皇島和葫蘆島登陸的。襯著蔚藍色的大海,美械、半美械的軍人,黃潮般蜂擁上岸,蝗蟲樣撲向黑土地。幾個回合后,東北民主聯軍就被趕過松花江,在南滿則被擠壓在瀕臨朝鮮的臨江、蒙江(今靖字)、撫松、長白4個巴掌大的小縣。窮追不舍的國民黨軍隊大喊大叫:共軍兄弟們,你們沒路走了,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把你們趕進長白山啃樹皮,轟進鴨綠江喝涼水! 那時候,要說3年后的黑土地會變成這等模樣,別說國民黨,連共產黨自己都不會相信。 初冬清冷的陽光下,長春在刺鼻的尸臭中喘出了活氣兒。比之槍打炮轟、血火飛進的錦州,沈陽應該說基本完好無損。在那村鎮大多叫做“窩棚”的遼西平原上,打塌的房屋朝天張著大口,燒焦的樹木有的還在冒著青煙,東倒西歪的車炮都成了黑糊糊的鐵骷髏,胃囊飽滿的野狗、烏鴉興奮地嬉鬧、聒叫著。 先后闖進關東的,加上在各地擴充的,110萬國民黨軍隊,只從營口跑掉幾萬人。 黑土地上的共產黨人,這一刻在做什么? 全力以赴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接收。 1948年10月26日,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大會戰還在激烈進行時,東北局就在哈爾濱南崗的高崗住處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成立以陳云為首的沈陽軍管會。隨即抽調干部,進行動員,29日乘專列南下,30日趕到開原時,沈陽尚未解放。軍管會就在專列上辦公、開會,制定人城守則,準備發布公告,編好一天的《沈陽時報》,連軍管會、衛戍區、市政府及各部門的招牌都做好了。 專列上的燈光通宵達旦。 11月2日黃昏,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宣布沈陽解放的同時,軍管會進入這座東北最大的城市。 在此之前,錦州、長春、鞍山、撫順、本溪等地,也陸續實施軍管。 首當其沖的是糧食問題。或者向當地商會籌借,或者從外地調運,有的城市運糧車隊是隨軍管會一道進城的。長春不用說了,對于這座餓殍之城而言,那是重中之重。遼寧洪澇,沈陽周圍各縣主要農作物高梁,1948年顆粒無收。我們是共產黨,讓老百姓吃不飽飯,那算什么為人民打江山,還怎么坐江山? 票子是個大問題。治安是個大問題。恢復供水供電及交通是個大問題。目光到處,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哪個是容你慢慢來的小問題?就說走路吧,全國各地都是右側通行,唯獨東北還是沿襲偽滿時期的左側通行。有人說解放了,連路也不知道怎么走了。軍管會開了兩次會,兩種意見爭執不下,也不能再爭執下去了。那時被老百姓稱做“電車”的汽車,雖不像今天這樣多,可馬車、人力車多呀,幾乎要復住路面了。人命關天,不迅速決斷,隨時都可能出事、添亂。 敵機轟炸,重點目標是兵工廠和彈藥庫。敵特活動,縱火暗殺造謠。幾萬國民黨散俘在街頭游蕩,流氓和少數貧民乘亂打劫。必須盡快使該停的停下來,該動的動起來,萬家燈火簇擁著的城市才能活起來。 東北局抽調4干多新老干部接收沈陽,哈爾濱除看家守攤的外,幾乎是傾巢出動了。可偌大個沈陽,區區4千人才哪到哪呀,只能是重要部門、廠礦才派去個軍代表。更何況還有那么多城市等著接收呢。 “戰錦方為大問題”,毛澤東高瞻遠矚。 打下錦州,攻城部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往城外搶運戰利品。槍炮、彈藥、被服、糧食、罐頭,大都是美國貨,車拉肩扛,汽油桶則手推腳蹬,像壓路機一樣轟轟隆隆朝城外滾。 錦州打下來就是自己的了,為什么還要往城外搶運東西呀?因為當時心里還不大有底,擔心東西對進的敵人可能將其重新奪占。 離休前為駐錦州某軍副軍長的翟文清,自1938年參軍后就不斷立功,并在遼沈戰役攻克錦州中成為戰斗英雄。 這位個頭不高、身上還嵌著彈片的老人,身體很結實。老人每天4點半起床,到錦州鐵路分局廣場,那兒有個老年活動中心,伴著音樂做健身操,然后慢跑、快走。每月要交1元錢,許多人認識他,說老軍長是戰斗英雄,還是解放咱錦州的戰斗英雄,不用交錢。他說那是過去的事了。大家說沒有過去哪有現在呀?他說現在咱們都一樣,都是在這里健身的老人,我不過是個打過仗的老頭,不能搞特殊化。 當年這里叫錦州鐵路局,是范漢杰的指揮所之一,充滿耳鼓的是槍炮聲和沖鋒號。“打過仗的老頭”,當時是3縱7師2l團8連指導員,率領連隊打下遼西省政府大樓,又沖到這里的。是夜間,喘著粗氣,全速奔跑。周圍槍炮聲不斷,子彈在路面上犁出一道道火星子,腳下都是磚頭瓦塊和敵人的尸體。他記得在這個廣場上還絆了一跤,爬起來再跑,手上、身上都是血,黏糊糊的。 在東北第一次受傷,是1947年初四保臨江中的三保臨江的小荒溝戰斗,右膝蓋被子彈打穿。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雪白血紅,那人一會兒就凍僵了。 比天氣更冷酷的是形勢。三九天,許多官兵穿著單衣。沒吃的,扒開沒膝深的積雪,翻尋老鄉因戰亂而沒來得及收獲的玉米棒子,煮玉米粒子吃。敵人那個猖狂呀,像瘋狗似的追攆你,打了敗仗也咬住你不放,當了俘虜也不服你。那時候政治教育講得最多的,也最形象的,就是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爬山頭,爬上山頭就是勝利。 闖到關東后有個口號,叫“獨霸東北”,因為太離譜了,很快就沒了聲息。翟文清15歲參軍,無論多么艱難困苦,從未對勝利失去過信心。只是這“山頭”要爬到什么時候呀?那時看那形勢,少說也得個八年抗戰吧? 沒想到一打下錦州、長春、沈陽,還有在遼西的那個精銳的廖耀湘兵團,國民黨就像多米諾骨牌似的稀里嘩啦了,就“獨霸東北”了。 連毛澤東都覺得勝利來得太快了。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 西靠太行山麓,東鄰華北平原,周圍山嶺環抱,覆滿村后山岡的蒼松翠柏,讓人想到“西柏坡”的得名。村中農舍頂上聳立的電臺天線,伴著村前奔騰不息的滹沱河,日夜彈唱著共產黨人的勝利進行曲。 錦州城破,范漢杰化裝出逃被俘,被押送到城北30里的忙牛屯,吃驚不小:林彪就在這里呀! 那潛臺詞是:早知道林彪在這里,早把這里炸平了。 而自1947年3月離開延安后,就在國民黨的視線中沒了蹤影的毛澤東,魚兒游進大海般隱身在這黃土地的山村農家,籌劃、指揮了蜚聲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毛澤東在滹沱河邊散步。 太陽通紅,河水清亮,就像毛澤東的心情和思緒。 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在毛澤東踏動歷史的足音中,中國革命正在硝煙中隆隆馳向下一個停靠點一一不,那已經不是停靠點,而是定都北平。 “革命搖籃井岡山”,這是后來的話,還有什么“井岡山道路通天下”。當年一些人是怎么說毛澤東的?“山大王”,“農民領袖”,“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他卻放著現成的、正宗的十月革命道路不走,倒把隊伍拉上了土匪出沒的井岡山,“占山為王”,這不是明擺著的“歪門邪道”嗎? “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這話沒錯。誰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把全中國收入囊中,只能一省、數省一步步地來,就如同今天已被黑土地那數省勝利的現實證明了的那樣。問題在于這“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做的卻是“奪取中心城市”的文章。在農村有時都站不住腳,讓人家攆得到處跑,卻惦著去攻打、奪取大城市,這不是沒會走就想跑,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罷工、罷課、示威、游行,人家一出動軍隊,你就沒咒念了。你也拿起槍桿子,在城市里能干過人家?八一南昌起義,占領南昌又不得不退出,秋收起義攻打長沙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城市歷來是反動勢力最強大的地方,共產黨人在城市連生存都困難,又談何發展?符合中國國情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到農村去,到天高地闊的廣大農村中去。 井岡山道路一一農村包圍城市并最終奪取城市之路。 毛澤東“一覽眾山小”的睿智和氣度,在于無論中國革命面臨怎樣的窘境、險境,都能以其最具中國特色的思想指點迷津,照亮征程,并一往無前的付諸行動。 正如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所言,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還會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 而這一刻,一想到東北和包括熱河、內蒙東部的那片從未涉足的豐饒的黑土地,毛澤東就激動、興奮不已。 新中國成立后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電都”(小豐滿),都在東北。而據1943年統計,東北生鐵生產量占全國87.7%,鋼材占93%,煤炭占49.5%,發電量占78.2%,水泥占66%,鐵路、公路長度分別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和將近一半。沈陽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素有“糧倉”之稱,盛產大豆、高梁、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東北還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木材蓄量占全國的1/3。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只要有了東北! 現在有了東北! 東北豐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日益顯見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這一刻,毛澤東立馬想用、也立馬可用的,則是黑土地上那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東北野戰軍,即后來的第四野戰軍。 1948年11月6日,即遼沈戰役結束的第四天,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淮海戰役,包圍了黃百韜兵團5個軍,并對徐州形成合圍態勢,以爭取殲滅劉峙集團于長江以北。與此同時,西北野戰軍發起冬季攻勢,挫敗了胡宗南集團的“機動防御”戰略,將其牢牢地鉗制在西北戰場而動彈不得。 華北野戰兵團先后發起察綏戰役和太原戰役,包圍了歸綏(今呼和浩特)和太原。 與初冬的曠野和群山融為一色的西柏坡,隨著電臺滴滴答答的發報聲呼應而來的,都是令毛澤東心曠神怡的捷報佳音。 全國各戰場的勝利,特別是遼沈大捷,使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國民黨軍隊已由內戰初始的430萬人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則由120余萬人增至300萬,翻了一番還多。而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士氣和人心。 1948年11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斷言:“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以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而兩個月前的9月7日,即遼沈戰役即將發起前五天,毛澤東在給“林羅劉”的電報中說:“我們準備五年左右(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 一個遼沈戰役,把5年打成3年。 問題是下一步挪動哪個棋子? 西北、中原、華東、東北,毛澤東高屋建瓴的目光通覽周邊戰場,一次次地凝望東北時,他關注的是華北,是平津。 10月31日,中央軍委就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結束后的任務,電示“林羅劉”并東北局和華北局:“應休整一個月左右,約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出動,攻擊平津一帶。” 11月4日,在給“林羅劉譚”。的電報中,又說明了同樣的意見。 而現在,毛澤東準備讓林彪提前進關了。 因為自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將黃百韜兵團大部殲滅后,有跡象表明華北傅作義系的20個師可能退守綏遠,蔣介石的中央軍24個師可能海運江南,加強長江下游防線,從而延緩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毛澤東的既定方針是:務將華北敵軍就地殲滅1 11月16日凌晨4時,毛澤東給“林羅劉”發電,征詢意見: 請你們考慮你們究以早日入關為好.還是在東北完成休整計劃然后入關為好,并以結果電告為盼。 第二天下午,“林羅劉譚”復電: 東北主力提早入關很困難。因為東北解放后,部隊思想發生很大波動。東北籍戰士怕離開家鄉,怕走路太遠,甚至某些干部已開始生長享受情緒。需要以大力解決這一問題。過去因忙于戰后問題的處理,還未正式向戰士解釋此問題,正布置通過各種方式解釋此問題。同時新兵和俘虜戰士的補充還未就緒,爭取工作也要有相當時間,否則逃亡減員會更嚴重。此外部隊冬大衣、棉帽、棉鞋均尚未發下。 一大堆困難,都是實情。 自9月12日奔襲北寧線始,到11月10日占領錦西、葫蘆島,東北全境解放,東北野戰軍人未解甲,馬未停蹄,就沒閑著。錦州血戰,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圍殲廖耀湘兵團,再奔去沈陽、營口,急行軍,強行軍,許多人都累脫相了。戰后一些老戰友見面,都有點認不出來了。傷亡也大。攻打錦州的5個縱隊和阻援的兩個縱隊,傷亡都在1/3左右。黑土地上最能打的“虎師”2縱5師,傷亡將近一半。 林彪講的和沒講的這些困難,毛澤東大體上都清楚。 同一天22時,毛澤東再次致電“林羅劉”: 欲抑留蔣、傅兩部于華北,以華北我軍現有兵力。是無法完成的。如 果蔣匪集中其24個師于津沽一帶掩護海運,我們集中程黃、楊羅耿兩兵團,無法破壞其計劃。如果使用楊羅耿于察綏方面,亦沒有充分把握阻止傅系西退,因傅系可在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前,乃至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后,利用其騎兵、汽車及地方熟悉等條件,經大青山北麓沖過去,我軍只能截殲其一部,難于殲其主力,傅系一退,蔣系必同時南退,使我們兩頭失塌……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望你們鄭重考慮下述兩個方案: (甲)東北野戰軍提前于本月25日(戌有)左右起向關內開動,預計現在錦、義地區的部隊,下月10日(亥灰)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區,如敵正在南撤,我可殲其一部或大部;如敵尚未開動,我可抑留該敵,繼續休整,并修復北寧路,然后大舉殲敵。 (乙)不管蔣、傅軍是否撤走,仍按原計劃休整到12月半,然后南進。即使說,蔣、傅要撒就讓其撤走,你們則準備到平津后無仗可打時即沿平漢路南下,先在長江中游作戰,逐步東進與劉、陳會攻京滬。 |
雞婆 | 雞婆 “雞婆”本義指老母雞,由于閩南語“家婆”/kae-po/和雞婆/kei-po/諧音,如今泛指那些好管閑事多嘴的人,是個貶義詞。此外“”雞婆“也有碎碎念,啰哩八唆的意思,此時是自嘲的說法,不帶有歧義。 在廣東等地方方言,女性性工作者也俗稱“雞婆”。反義詞是兔爺。 |
雞婆 | 雞婆 “雞婆”本義指老母雞,由于閩南語“家婆”/kae-po/和雞婆/kei-po/諧音,如今泛指那些好管閑事多嘴的人,是個貶義詞。此外“”雞婆“也有碎碎念,啰哩八唆的意思,此時是自嘲的說法,不帶有歧義。 在廣東等地方方言,女性性工作者也俗稱“雞婆”。反義詞是兔爺。 |
阿婆 | 阿婆 (人物簡稱)阿婆是人物簡稱,在浙江溫州一代,屬于吳語語系的,一般用方言稱呼奶奶 叫阿婆。在廣西北部灣一帶,也有部份人叫父親的姐妹,叫阿婆。在梅州的客家人稱自己的奶奶為阿婆或阿奶。在云南部分地區,稱呼自己的外婆為阿婆(à pó)。 阿婆 (詞語概念)阿婆,指母親;對老年婦女的尊稱。在浙江溫州一代,屬于吳語語系的,一般用方言稱呼奶奶。“阿”在某些方言中指代第三人稱,比如直接稱呼奶奶為“婆”,在與別人聊天是稱呼奶奶為“阿婆”。 |
老人婆 | 老人婆 老人婆,拼音lǎo rén pó,指婆婆,丈夫的母親。 |
春夢婆 | 春夢婆 曾有老婦言到:人世繁華富貴猶如一場春夢,轉瞬即逝,此婦人被稱為春夢婆。各朝代詩人作品中多有引用,借指人生易逝,富貴如夢。 |
春夢婆 | 春夢婆 '曾有老婦言到:人世繁華富貴猶如一場春夢,轉瞬即逝,此婦人被稱為春夢婆。各朝代詩人作品中多有引用,借指人生易逝,富貴如夢。 |
老娘 | 老娘 (母親的自稱)老娘原指孩子對別人說起自己上了年紀母親的稱謂,如:“家里還有一位80歲的老娘呢,不能陪你們,得回家了”。現在多被一些強勢的女性作為自稱,如:“敢欺負我姐妹,老娘讓你好看!” |
季常癖 | 辭典解釋季常癖 jì cháng pǐ 宋代陳慥,字季常,好賓客,喜歡畜養聲妓,但對他老婆的兇悍善妒非常懼怕。見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三.陳季常》。后用以比喻懼內、怕老婆的毛病。如:「表面上他呼風喚雨,不可一世,實際上卻有嚴重的季常癖。」也作「季常之懼」。 |
三好兩歹 | 三好兩歹【解釋】身體三天好,兩天不好。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時三好兩歹的,虧的太平府陳四老爺照顧他。’” |
三好兩歹 | 【解釋】身體三天好,兩天不好。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時三好兩歹的,虧的太平府陳四老爺照顧他。’” |
沈淪 | 沈淪 《天涯情人》50多萬字長篇小說,120章回,每篇相對具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適合于改編為電視連續劇。 小說簡介 《天涯情人》里年近天命的主人公老記,有一個知書達理,干練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老記治學認真、為人誠摯、交友隨和豪氣、處事正派,尤其在男歡女愛的生活態度上十分嚴謹,從不涉足風月情場。可是,淪落天涯的某天,老記從學術報告廳散場時,和大家一樣都在認真琢磨這樣一個嚴肅課題“女人的第三種水是不是真的”。因此,老記的靈與肉猶如莫名的怪獸在五臟六腑里躁動。仿佛感覺28歲的博士學位的掛職市長梅靚的嬌美身影在眼前晃來晃去。同時,老記忽然醒悟:認為沒有情人的男人,要嘛就是心殘、體殘、智殘、無錢無權的可憐人。仿佛哪個男人如果只有自己的老婆一個女人,注定被朋友瞧不起。比如,生意圈里或者仕途之路,倘若人家知道或者聽說你連一點“情況”都沒有過的話,心理上早就與你筑下一堵隔離墻。 所以,老記在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過情人?就此,朦朦朧朧的在和美女市長梅靚掛了電話后,立馬撥通遠在老家的女教師巴迪雅。30歲的巴迪雅早在18歲就和大一倍歲數的老記一見鐘情,盡管他們曾同床共枕,卻10多年來一直保存著“那層紙”;撩撥起12年甜蜜的婚外情愛滋味如同昨夜時。由此,老記以第一人稱展開他與五六個女人之間的情感、情愛、情欲,以及真實的性愛、性欲的真善美丑的糾葛。 《詩履斷痕》乃沈淪三十年之古典詩作選集,對于愛好古典詩詞的青年有一定的幫助和受益 |
沈淪 | 沈淪 《天涯情人》50多萬字長篇小說,120章回,每篇相對具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適合于改編為電視連續劇。 小說簡介 《天涯情人》里年近天命的主人公老記,有一個知書達理,干練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老記治學認真、為人誠摯、交友隨和豪氣、處事正派,尤其在男歡女愛的生活態度上十分嚴謹,從不涉足風月情場。可是,淪落天涯的某天,老記從學術報告廳散場時,和大家一樣都在認真琢磨這樣一個嚴肅課題“女人的第三種水是不是真的”。因此,老記的靈與肉猶如莫名的怪獸在五臟六腑里躁動。仿佛感覺28歲的博士學位的掛職市長梅靚的嬌美身影在眼前晃來晃去。同時,老記忽然醒悟:認為沒有情人的男人,要嘛就是心殘、體殘、智殘、無錢無權的可憐人。仿佛哪個男人如果只有自己的老婆一個女人,注定被朋友瞧不起。比如,生意圈里或者仕途之路,倘若人家知道或者聽說你連一點“情況”都沒有過的話,心理上早就與你筑下一堵隔離墻。 所以,老記在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過情人?就此,朦朦朧朧的在和美女市長梅靚掛了電話后,立馬撥通遠在老家的女教師巴迪雅。30歲的巴迪雅早在18歲就和大一倍歲數的老記一見鐘情,盡管他們曾同床共枕,卻10多年來一直保存著“那層紙”;撩撥起12年甜蜜的婚外情愛滋味如同昨夜時。由此,老記以第一人稱展開他與五六個女人之間的情感、情愛、情欲,以及真實的性愛、性欲的真善美丑的糾葛。 《詩履斷痕》乃沈淪三十年之古典詩作選集,對于愛好古典詩詞的青年有一定的幫助和受益 |
老王賣瓜 | 老王賣瓜【解釋】比喻自己稱贊自己的貨色好或本領高強。【出處】楊嘯《大字報》:“這是我出的大字報呵!那不成了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了嗎?”【近義詞】王婆賣瓜【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
老王賣瓜 | 【解釋】比喻自己稱贊自己的貨色好或本領高強。【出處】楊嘯《大字報》:“這是我出的大字報呵!那不成了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了嗎?”【近義詞】王婆賣瓜【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
繃巴吊拷 | 繃巴吊拷【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同“繃扒吊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四回:“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報喜,還在這里賣解兒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繃巴吊拷的女婿呀!” |
張睛 | 張睛 張眼露睛 《金瓶梅詞話》第五九回:“ 金蓮 道:‘你這老婆子,這等張睛!俺貓在屋里,好好兒的臥著不是?你們亂道。’” |
好說 | 好說 “好說”,漢語詞語,拼音:“hǎo shuō”,指表示同意或好商量。 |
綳巴吊拷 | 【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同“繃扒吊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四回:“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報喜,還在這里賣解兒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繃巴吊拷的女婿呀!” |
繃巴吊拷 | 【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同“繃扒吊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四回:“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報喜,還在這里賣解兒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繃巴吊拷的女婿呀!” |
張睛 | 張睛 張眼露睛 《金瓶梅詞話》第五九回:“ 金蓮 道:‘你這老婆子,這等張睛!俺貓在屋里,好好兒的臥著不是?你們亂道。’” |
好說 | 好說 “好說”,漢語詞語,拼音:“hǎo shuō”,指表示同意或好商量。 |
急繃繃 | 急繃繃 【詞目】急繃繃 【注音】jí bēng bēng 【詞性】形容詞 【結構】合成詞 形容把東西拉得很緊。明邵璨《香囊記·兵起》:“骨鼕鼕亂敲畫鼓,急繃繃滿挽弓號。”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只要該靶子獨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繃繃,我的事就完了。”朱自清《給《〈一個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好比船上的布篷,灌滿勒風,到處都急繃繃的。” |
賤內 | 賤內 賤內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jiàn nèi,是對自己老婆的謙稱。詞語出自明代孫柚的《琴心記·誓志題橋》:“賤內有恙,敢煩一卜。” 同樣用法的還有“拙荊”,如李白的《題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 |
騎馬布 | 騎馬布 古時女人來例假時用的,布縫制或者包上灰的帶子,相當于現在的衛生巾。 月經帶的俗稱。 古華 《芙蓉鎮》第二章:“你的野老婆把你的心都挖走啦!她的騎馬布你都可以用來圍脖子啦!”亦作“ 騎馬帶子 ”。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七:“解開那并沒有來啥的,沒有一點血污的騎馬帶子。” 后稱為月經帶(sanitary pad),又稱月經布、月布。 現在有的農村女孩子還用這種東東,其實就是女孩子在來月經之前,事先用干凈的布條兒,做一個長帶子,放在家里,一旦孩子來了月經,就讓她系在腰里,帶子正好位于外陰中部,很舒服,帶子中間放上衛生紙,便于更換,極為方便。 過去,有錢家的女孩子月經帶中間放的是衛生紙,而沒錢的人家一般用柴火灰,很干凈的,很少女孩子得婦科疾病。 |
氣蠱 | 氣蠱 qì gǔ 氣蠱 (1).氣憤。 明 高明 《琵琶記·臨妝感嘆》:“也不索氣蠱,也不索氣蠱,既受托了蘋蘩,有甚推辭,索性做個孝婦賢妻,也落得名標青史。”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好教俺悶騰騰心頭氣蠱,忿嗔手拍胸脯。” (2).亦作“ 氣臌 ”。腹部腫脹的病癥。俗稱氣臌脹。 明 高明 《琵琶記·代嘗湯藥》:“你萬千愁苦,堆積在悶懷,成氣蠱,可知道喫了吞還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那乞僧氣蠱已成,畢竟不痊,死了。”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六章:“奶奶是個莊稼院膽小老婆兒,害了氣臌病不在世了。” |
心術不端 | 心術不端【解釋】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好笑那莫稽只想著今日富貴,卻忘了貧賤的時節,把老婆資助成名一段功勞化為春水,這是他心術不端處。”【示例】不多時,只見帶上了個欺心背反、蓄意謀奸、三角眼含痛淚、一片~的總管馬朝賢來。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八十三回 |
橫行霸道 | 橫行霸道【解釋】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不講理。依仗權勢為非作歹。【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示例】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越是卑鄙無恥,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勢,~。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十四【近義詞】專橫跋扈、胡作非為、為所欲為【反義詞】安分守己、奉公守法【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小米 | 小米 小米:小米公司 小米: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 小米:電視劇《桃花小妹》中人物 小米:電視劇《武林外傳》中人物 小米:周刊神奇寶貝放送局(小剛的母親) 小米:汕尾市特色小吃 小米:我的狐仙老婆中人物 小米:電視劇《神犬奇兵》軍犬 小米:動畫《野生動物寶寶》角色 小米:動畫《賽爾號》中的精靈 小米:《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里的角色 小米:電影《美食總動員》中角色 小米:《神犬小七》中的拉布拉多犬 小米:動畫片《神奇阿呦》主角之一 小米:電視劇《公主小妹》中人物 小米:中國3D動畫《俠嵐》系列中的雄性動物 |
真真 | 真真 (衛生紙品牌)真真 商標 金紅葉紙業成立于1996年3月,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是亞洲最大的生活用紙產銷公司。 擁有歐洲制造的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 生產過程 真真紙巾真的干凈,真的實惠。因為原紙經超高溫處理,安全衛生;不添加熒光劑,不刺激皮膚;100%原生木漿,紙質純凈更柔韌;采用先進的國際生產技術,全自動包裝控制,潔凈無污染;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分類 依系列分為:紙手帕系列,抽取式衛生紙系列,卷筒衛生紙系列,無芯卷紙系列。其中紙手帕總類最多,有七種。主要用于外出隨身攜帶。抽取式衛生紙適用于衛生間,旅游途中。卷筒衛生紙和無芯卷紙大都適用于衛生間。 特點 采用活潑可愛的卡通裝,充滿時代感的設計元素,給生活增添一份輕松心情;不添加任何成分,自然純凈。遇水不易破,更強韌,使用更舒適,更能呵護全家人。 真真 (漢語詞匯)“真真”應該是一個比較新的詞,這一點我實在是不敢確定。“真真”用作副詞時表示“強烈建議”、“真正”、“確實”、“實在是”的意思,有很強的強調意味。比如,“你現在真真應該回家哄老婆,而不是在這里喝悶酒,這對你一家人的關系多不好!”這里表現的是“強烈建議”的意思。 古詩詞中代指美人,近現代詩歌中亦有使用。 |
繃巴 | 辭典解釋繃巴 bēng bā 古代一種脫去衣裳,以繩索捆綁的刑罰。《西游記.第二四回》:「你老婆呢?好個繃巴吊拷的女婿呀!」也作「掤扒」。 |
騎馬布 | 騎馬布 古時女人來例假時用的,布縫制或者包上灰的帶子,相當于現在的衛生巾。 月經帶的俗稱。 古華 《芙蓉鎮》第二章:“你的野老婆把你的心都挖走啦!她的騎馬布你都可以用來圍脖子啦!”亦作“ 騎馬帶子 ”。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七:“解開那并沒有來啥的,沒有一點血污的騎馬帶子。” 后稱為月經帶(sanitary pad),又稱月經布、月布。 現在有的農村女孩子還用這種東東,其實就是女孩子在來月經之前,事先用干凈的布條兒,做一個長帶子,放在家里,一旦孩子來了月經,就讓她系在腰里,帶子正好位于外陰中部,很舒服,帶子中間放上衛生紙,便于更換,極為方便。 過去,有錢家的女孩子月經帶中間放的是衛生紙,而沒錢的人家一般用柴火灰,很干凈的,很少女孩子得婦科疾病。 |
今生今世 | 今生今世【解釋】此生此世。指有生之年。【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這歪剌骨便是黃花女兒,剛剛扯的一把,也不消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罷!就當面賭個誓與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示例】擾了這一家人家,~還不的他,來生來世是必填還他則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 |
姑子死和尚 | 辭典解釋姑子死和尚 gū zi sǐ hé shàng (歇后語)?大家沒。因舊時常戲謔尼姑與和尚有關系,和尚一死,就沒有了男人。所以用來表示大家都沒有好處,占不到便宜。 《醒世姻緣傳.第八七回》:「人說和尚死老婆大家沒,我合那小婦臭蹄子,姑子死和尚,也是大家沒。」 |
鳳凰蛋 | 辭典解釋鳳凰蛋 fèng huáng dàn 形容很珍貴、寶貝。 《紅樓夢.第七九回》:「人家鳳凰蛋似的,好容易養了一個女兒,比花朵兒還輕巧;原看的你是個人物,才給你作老婆。」 |
橫行霸道 | 【解釋】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不講理。依仗權勢為非作歹。【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示例】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越是卑鄙無恥,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勢,~。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十四【近義詞】專橫跋扈、胡作非為、為所欲為【反義詞】安分守己、奉公守法【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房裡 | 辭典解釋房里 fáng lǐ 房間里面。 如:「你躲在房里做什么?」被收房的丫環侍女,而沒有妾的地位,但比一般的丫環地位高。有時亦指妾。《金瓶梅.第四一回》:「我不好說的。他不是房里,是大老婆?」《醒世姻緣傳.第八四回》:「這里偏著不做房里的,你說十八兩,也忒多了點子。」也作「房里人」、「房里的」。 |
心術不端 | 【解釋】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好笑那莫稽只想著今日富貴,卻忘了貧賤的時節,把老婆資助成名一段功勞化為春水,這是他心術不端處。”【示例】不多時,只見帶上了個欺心背反、蓄意謀奸、三角眼含痛淚、一片~的總管馬朝賢來。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八十三回 |
官兒 | 辭典解釋官兒 guānr (變)?guār ㄍㄨㄢㄦ (變)?ㄍㄨㄚㄦ 官吏。 《紅樓夢.第四六回》:「放著身子不保養,官兒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對男子的敬稱。《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方才見客人面龐,奴家道有些認得,豈 知卻是日前鄰舍幸官兒。」也作「官人」。 妻子稱呼丈夫,或對婦女稱呼其夫。《金瓶梅.第三七回》:「你家官兒不在,前后去的恁空落落的,你晚夕一個人兒不害怕么?」也作「官人」。 |
急繃繃 | 急繃繃 【詞目】急繃繃 【注音】jí bēng bēng ㄐㄧˊ ㄅㄥ ㄅㄥ 【詞性】形容詞 【結構】合成詞 形容把東西拉得很緊。明邵璨《香囊記·兵起》:“骨冬冬亂敲畫鼓,急繃繃滿挽弓號。”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只要該靶子獨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繃繃,我的事就完了。”朱自清《給《〈一個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好比船上的布篷,灌滿勒風,到處都急繃繃的。” |
急綳綳 | 急繃繃 【詞目】急繃繃 【注音】jí bēng bēng 【詞性】形容詞 【結構】合成詞 形容把東西拉得很緊。明邵璨《香囊記·兵起》:“骨冬冬亂敲畫鼓,急繃繃滿挽弓號。”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只要該靶子獨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繃繃,我的事就完了。”朱自清《給《〈一個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好比船上的布篷,灌滿勒風,到處都急繃繃的。” |
賤內 | 賤內 賤內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jiàn nèi,是對自己老婆的謙稱。詞語出自明代孫柚的《琴心記·誓志題橋》:“賤內有恙,敢煩一卜。” 同樣用法的還有“拙荊”,如李白的《題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 |
頭攔 | 辭典解釋頭攔 tóu lán 磨面粉時,第一次用籮篩選出來的面粉,顏色最白,品質最好。 《醒世姻緣傳.第五四回》:「不料賣到第三日上,尤聰的老婆便漸漸拿出手段,揀那頭攔的白面才偷,市價一分一斤,只做半分就賣。」 也稱為「頭攔面」。 |
氣蠱 | 氣蠱 qì gǔ 氣蠱 (1).氣憤。 明 高明 《琵琶記·臨妝感嘆》:“也不索氣蠱,也不索氣蠱,既受托了蘋蘩,有甚推辭,索性做個孝婦賢妻,也落得名標青史。”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好教俺悶騰騰心頭氣蠱,忿嗔手拍胸脯。” (2).亦作“ 氣臌 ”。腹部腫脹的病癥。俗稱氣臌脹。 明 高明 《琵琶記·代嘗湯藥》:“你萬千愁苦,堆積在悶懷,成氣蠱,可知道吃了吞還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那乞僧氣蠱已成,畢竟不痊,死了。”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六章:“奶奶是個莊稼院膽小老婆兒,害了氣臌病不在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