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悲秋的詩詞(424首)
43
《一剪梅(秋雨感悲)》 宋·趙長卿
霽靄迷空曉未收。
羈館殘燈,永夜悲秋。
梧桐葉上三更雨,別是人間一段愁。
睡又不成夢又休。
多愁多病,當甚風流。
真情一點苦縈人,才下眉尖,恰上心頭。
47
《沁園春》 宋·辛棄疾
思之鄙人也。
期思屬弋陽郡,此地舊屬弋陽縣。
雖古之弋陽、期思,見之圖記者不同,然有弋陽則有期思也。
橋壞復成,父老請余賦,作沁園春以證之
秋天寫景悲秋
48
《即事》 唐·賈島
索莫對孤燈,陰云積幾層。
自嗟憐十上,誰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見,文叨大匠稱。
悲秋秦塞草,懷古漢家陵。
城靜高崖樹,漏多幽沼冰。
過聲沙島鷺,絕行石庵僧。
豈謂舊廬在,誰言歸未曾。
49
《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寺廟景點
52
《悲秋》 唐·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53
《白露為霜》 唐·顏粲
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
應鐘鳴遠寺,擁雁度三湘。
氣逼襦衣薄,寒侵宵夢長。
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
獨念蓬門下,窮年在一方。
54
《高陽臺》 宋·王觀
紅入桃腮,青回柳眼,韶華已破三分。
人不歸來,空教草怨王孫。
平明幾點催花雨,夢半闌、欹枕初聞。
問東君,因甚將春,老了閑人。
55
《惜分飛(九日)》 宋·袁去華
平日悲秋今已老。
細看秋光自好。
風緊寒生早。
漫將短發還吹帽。
寂寞東籬人不到。
只有淵明醉倒。
一笑留殘照。
世間萬事蠅頭小。
56
《惜別》 唐·姚合
酒闌歌罷更遲留,攜手思量憑翠樓。
桃李容華猶嘆月,風流才器亦悲秋。
光陰不覺朝昏過,岐路無窮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別恨,兩人分得一般愁。
59
《霜葉飛》 宋·陳允平
碧天如水,新蟾掛、修眉初畫云表。
半江楓葉自黃昏,深院砧聲悄。
漸涼蝶、殘花夢曉。
西風籬落寒E580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