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當年老比丘,茶毗一臂作重修。山頭寶叔成新塔,泉下應貽父母憂。
好毀非佳士,毋輕聽彼言。如人名父母,急去不須聞。
下車父母國,自重豈其輕。謂我詐為善,何憂被此名。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諄諄愛日語,楊氏豈欺予。
孝子身終者,非終父母身。武公年九十,戒我尚諄諄。
父母之愛子,心乎惟疾憂。可能不自愛,而忍使親愁。
忍於父母國,去此欲何之。所以柳下季,三為魯士師。
莫遂終養志,難酬罔極恩。哀哀父母句,腸斷不堪聞。
鼎鑊皆知避,何心愿代烹。恐傷父母意,不獨弟兄情。
忍向父母墓,前頭裸袒耕。農時每束帶,猶自泣原平。
非止不得養,如憂父母何。忍能不我念,使我獨賢勞。
子之於父母,毋以有其身。老子玄虛祖,諄諄此語人。
不憂身即死,惟恐死無知。儻得從父母,寧非我所期。
吾家有雞母,乘春數子生。生來逾六旬,互覺羽翼成。其母且再卵,逐之使離散。眾雛既不來,一子獨戀戀。
孔門有高弟,曾子以孝著。求諸圣人言,尚曰參也魯。才敏誰不愿,顧恐難荷負。茍無德將之,何益於父母。
乾坤父母莫匪慈,胚胎億兆成角覊。其間哺乳不及處,有時泣殺呱呱兒。南川上游號沃野,景佑丙子嘗兇饑。新田始苗舊谷罄,十室八九無晨炊。
美樹多來巢,確士無報耕。不問彼如何,但責已所營。聞昔荊有鸮,荊人惡其聲。自荊將遷吳,鸤鳩止其行。
老大於節物,真成風馬牛。出山赴嘉招,敝袍廁英游。簫鼓市井隘,綺羅人物稠。嫦娥亦飛來,余光上簾鉤。
士為知己用,亦為知己死。嘉哉孔文舉,特達惟薦禰。寥寥千載后,此事今已矣。俯仰常有懷,邂逅過愿始。
賢哉令尹出名胄,百里歌謠不容口。豈弟父母今信之,視民恐傷如足手,訟庭端可置雀羅,若網在綱無雜糅。萬頃之陂黃叔度,云夢何止吞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