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人利己的近義詞
損人利己的近義詞有:假公濟私,利己損人,賣友求榮,損人安己,損人益己,損人肥己,損公肥私,瘠人肥己,自私自利,茍且偷生,見利忘義,降志辱身,損人利己[sǔn rén lì jǐ]的解釋: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利:使得到好處。出自: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損人利己的近義詞詳解
- 1 假公濟私
- 拼音:
- jiǎ gōng jì sī
- 解釋: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出處: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2 利己損人
- 拼音:
- lì jǐ sǔn rén
- 解釋:
- 為了使自己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參見“損人利己”。
- 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君當傳與世人,廣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損人。”
- 3 賣友求榮
- 拼音:
- mài yǒu qiú róng
- 解釋:
- 指靠出賣朋友以謀求名利、地位
- 出處:
- 柳亞子《詠史》:“賣友求榮事可羞,覷顏枉自附清流。”
- 4 損人安己
- 拼音:
- sǔn rén ān jǐ
- 解釋:
- 損人利己
- 出處:
- 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三折:“你那廝損人安己,惹下禍災。”
- 5 損人益己
- 拼音:
- sǔn rén yì jǐ
- 解釋:
- 猶損人利己。
- 出處:
- 《舊唐書·陸象先傳》:“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 6 損人肥己
- 拼音:
- sǔn rén féi jǐ
- 解釋:
- 猶損人利己。
- 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己,掂斤播兩,何等肚腸。”
- 7 損公肥私
- 拼音:
- sǔn gōng féi sī
- 解釋:
- 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獲利。
- 出處:
- 《新華月報》1979年第1期:“在群眾中,有些人損公肥私,無理取鬧。”
- 8 瘠人肥己
- 拼音:
- jí rén féi jǐ
- 解釋:
- 瘠:瘦,引申為慳吝;肥:胖,引申為貪婪。對待別人很吝嗇,而自己卻很貪婪。
- 出處:
- 明·屠隆《曇花記·冥司斷案》:“眾生多犯慳貪謀奪強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 9 自私自利
- 拼音:
- zì sī zì lì
- 解釋:
- 只為自己打算;只顧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 出處:
- 宋 程頤《二程語錄》:“然要卒歸乎自私自利之規模。”
- 10 茍且偷生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解釋:
- 不求長遠利益;只圖眼前生存。茍且:得過且過;偷生:貪圖生存。
- 出處:
- 宋 王令《與杜子長書》:“令貧無資,身術從禮,有責不敢易。受寒餓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茍且偷生。”
- 11 見利忘義
- 拼音: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釋:
-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形容人貪財自私。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樊酈滕灌靳周傳》:“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 12 降志辱身
- 拼音:
- jiàng zhì rǔ shēn
- 解釋:
- 降:壓抑;減損。壓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違心地混跡于世俗或委曲求全。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
損人利己的反義詞
“損人利己”單字解釋
* 損人利己的近義詞有:假公濟私,利己損人,賣友求榮,損人安己,損人益己,損人肥己,損公肥私,瘠人肥己,自私自利,茍且偷生,見利忘義,降志辱身,損人利己[sǔn rén lì jǐ]的解釋: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利:使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