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有如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心有如水”全詩
蕭侯慨不見,亦足窺典刑。
湛湛魚可數,怗怗鷗不驚。
此心有如水,通國號神明。
分類: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清平閣》李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清平閣
彼美東堂下,方池誰鑿成。
蕭侯慨不見,亦足窺典刑。
湛湛魚可數,怗怗鷗不驚。
此心有如水,通國號神明。
中文譯文:
在那美麗的東堂下,方形的池塘是誰鑿成的。
蕭侯的悲憤無法被見到,但也足以窺見刑法的嚴酷。
清澈的魚兒可以數得清,飛行的鷗鳥卻不會驚擾。
這顆心像水一樣平靜,稱得上是通行全國的神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李庚所作,題材是景物描寫。詩人以清平閣為背景,描繪了其中的方形池塘和其中的景物,以及對蕭侯的感嘆和思考。
詩的第一句“彼美東堂下,方池誰鑿成。”描繪了清平閣下的方形池塘,用“美”來形容東堂下的景色,顯示了詩人對于景色的贊美。而“誰鑿成”則表達了對于這個方形池塘起源的思考和好奇。
接下來的兩句“蕭侯慨不見,亦足窺典刑。”表達了詩人對于蕭侯的惋惜之情。蕭侯指的是古代的蕭何,他在劉邦的幫助下建立了漢朝,但卻因為無法忍受漢朝的刑法而悲憤不平。詩人認為即使不能見到蕭侯,但通過對他的了解,也可以從中窺見刑法的嚴酷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湛湛魚可數,怗怗鷗不驚。”描述了池塘中的景物。詩人觀察到池塘清澈見底,魚兒的數量很容易被數到。而飛行的鷗鳥卻不會因為人的靠近而驚擾飛行,顯示了池塘的寧靜和景物的自然。
最后的兩句“此心有如水,通國號神明。”則是詩人對自己內心的反思。詩人將自己的內心比作了水,表達了自己追求平靜和充滿智慧的心態,稱得上是全國所共認的神明。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平閣下的景物,通過在景物中寄托詩人的思考和情感,表達了對于人世間的追求和對于心靈的平靜的向往。同時,詩人通過描繪蕭侯的形象,也表達了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反思。這首詩深情而平和,給人以寧靜和思索的感覺,展示了李庚深邃而超脫的詩人情懷。
“此心有如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óu shǐ jūn jùn pǔ shí èr shī qīng píng gé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清平閣
bǐ měi dōng táng xià, fāng chí shuí záo chéng.
彼美東堂下,方池誰鑿成。
xiāo hóu kǎi bú jiàn, yì zú kuī diǎn xíng.
蕭侯慨不見,亦足窺典刑。
zhàn zhàn yú kě shǔ, tiē tiē ōu bù jīng.
湛湛魚可數,怗怗鷗不驚。
cǐ xīn yǒu rú shuǐ, tōng guó hào shén míng.
此心有如水,通國號神明。
“此心有如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