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清饞何所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老清饞何所嗜”全詩
黿鼎大夫徙染指,曲車公子謾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聽三兩弦。
此老清饞何所嗜,宦途嚼蠟已多年。
分類:
《真味堂》李之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真味堂》
問渠真味若為言,
不著鹽梅也自全。
黿鼎大夫徙染指,
曲車公子謾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
徽外更聽三兩弦。
此老清饞何所嗜,
宦途嚼蠟已多年。
中文譯文:
問渠的味道即使言語不能形容,
也能讓人心滿意足。
即使黿鼎大夫沾染上了家常菜,
曲車公子也只能羨慕流口水。
胸中已有五千卷書籍,
出使他鄉時只帶上了三兩根琴弦。
這老人對美食的追求是如此之高,
在宦途上他已經嚼過蠟多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味道的追求和對宦途的反思為主題,表達了李之純在官場中對真正的味道和滿足的渴望。
詩中用問渠的方式來描述美食的難以言表,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那種美味。真味指的是一種真正能夠滿足內心欲望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鹽梅調料。作者通過這樣的比喻,表達了對真實滿足和享受的追求。
接著,詩中以黿鼎大夫和曲車公子來對比,黿鼎大夫是指高官顯貴,曲車公子指的是富貴人家的子弟。黿鼎大夫因為身份的限制,只能沾染上一些普通家常的菜肴,而曲車公子則有著更多的享受和追求。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在宦途中對真正滿足的渴望,以及身份地位所帶來的限制和不完全。
然后,詩中描繪了作者胸中藏書五千卷,但在出使他鄉時只攜帶了三兩根琴弦。這反映了作者在官場中注重娛樂和享受,而對于學問和知識也有一定的追求。但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在宦途中面對壓力和限制時,對真正滿足需求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詩中以嚼蠟多年來描述了作者在宦途中的經歷和心境。嚼蠟表示作者在官場中的各種瑣事和無法滿足的苦悶,用以暗示作者對宦途中的無味和不滿。整首詩通過對美食的追求和對宦途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真正滿足和幸福的追求,并對現實狀態進行了批判。
“此老清饞何所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wèi táng
真味堂
wèn qú zhēn wèi ruò wéi yán, bù zhe yán méi yě zì quán.
問渠真味若為言,不著鹽梅也自全。
yuán dǐng dài fū xǐ rǎn zhǐ, qū chē gōng zǐ mán liú xián.
黿鼎大夫徙染指,曲車公子謾流涎。
xiōng zhōng yǐ yǒu wǔ qiān juǎn, huī wài gèng tīng sān liǎng xián.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聽三兩弦。
cǐ lǎo qīng chán hé suǒ shì, huàn tú jiáo là yǐ duō nián.
此老清饞何所嗜,宦途嚼蠟已多年。
“此老清饞何所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