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穹廬我未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死穹廬我未甘”全詩
分類:
《挽方通判良翰》林光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方通判良翰
九死穹廬我未甘,
After narrowly avoiding death, I am not content,
后來勿使隴西慚,
Do not let future generations of Longxi be ashamed,
明時節義多傳述,
In prosperous times, righteousness and virtue are widely spread,
柱下何人是老聃。
Who under the pillar can be compared to Laozi?
譯文:挽念方通判良翰
我經歷了九死一生的艱險,但我并不甘心。
希望后來的人們不要讓隴西地區感到羞恥。
在繁榮的年代,節義的精神將會廣泛傳承。
誰能與老聃相比,在朝廷之下?
詩意:這首詩是對方通判良翰的悼念和贊美之詞。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未甘心之情,表揚方良翰對于正義和高尚道德價值的追求,并希望后人不斷傳承這種精神。最后,詩人以“柱下何人是老聃”這句話來比喻方良翰在仁德方面與老聃相媲美,以凸顯他的偉大。
賞析:這首詩深情而莊重,通過抒發作者對方良翰的敬慕之情,展示出對高尚品德與正義價值的崇尚。詩中的“九死穹廬”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歷經險境,但心中依然有所不甘的情感。同時,詩人以隴西地區為代表,呼吁后代人不忘時節之義,傳承良翰的精神,并將其與老聃相提并論,凸顯了方良翰的崇高品質。整首詩充滿儒家思想的情懷,呼喚著社會對道德價值觀的關注和傳承。
“九死穹廬我未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fāng tōng pàn liáng hàn
挽方通判良翰
jiǔ sǐ qióng lú wǒ wèi gān, hòu lái wù shǐ lǒng xī cán,
九死穹廬我未甘,后來勿使隴西慚,
míng shí jié yì duō chuán shù, zhù xià hé rén shì lǎo dān.
明時節義多傳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九死穹廬我未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