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后菰蔣半帶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潮后菰蔣半帶泥”全詩
江天漠漠云帆遠,野日荒荒春鳥啼。
石壁倒垂枯樹老,沙田平接亂山低。
經行好處須摹取,收入詩囊付小奚。
分類:
《潮后》林石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潮后》是宋代詩人林石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潮退后,菰蔣含泥,從遠處的林間傳來午時的雞鳴聲。江天遠遠的云帆在水面上漠漠地飄蕩,草地上的陽光褪去春鳥在鳴叫著。石壁傾斜,枯樹憔悴,沙田與亂山混為一體。在行走中,要學習好處,將此收入詩囊中,交給小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潮退后的景象,在一片寧靜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潮后的菰蔣含泥,展示了潮退后留下的痕跡,表達了歲月的輪回和如夢的感覺。午時的雞鳴聲與遠處江天漠漠的云帆形成鮮明的對比,既有近處的生活,又有遠處的寬廣與遙遠。詩中的石壁、枯樹、沙田和亂山等元素都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氣息,使整首詩更富有意境和情感。
賞析:
《潮后》反映了宋代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獨特感悟。通過描繪潮退后的景象,詩中所用的菰蔣、午時雞、江天云帆等元素都展示了自然與生活的動態變化,體現了詩人對于人與自然互動關系的思考。此外,詩中的石壁、枯樹、沙田和亂山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遞出歲月流轉和時光荏苒的意境,呈現出人們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深思。
整首詩以意境豐富、意味深長而著稱,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思考,并通過文字的描繪傳達出深沉的情感。這使得《潮后》成為了一首有著濃厚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精品詩詞。
“潮后菰蔣半帶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hòu
潮后
cháo hòu gū jiǎng bàn dài ní, gé lín yáo tīng wǔ shí jī.
潮后菰蔣半帶泥,隔林遙聽午時雞。
jiāng tiān mò mò yún fān yuǎn, yě rì huāng huāng chūn niǎo tí.
江天漠漠云帆遠,野日荒荒春鳥啼。
shí bì dǎo chuí kū shù lǎo, shā tián píng jiē luàn shān dī.
石壁倒垂枯樹老,沙田平接亂山低。
jīng xíng hǎo chù xū mó qǔ, shōu rù shī náng fù xiǎo xī.
經行好處須摹取,收入詩囊付小奚。
“潮后菰蔣半帶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