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團圓不肯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到團圓不肯看”全詩
時人不會盈虛意,不到團圓不肯看。
分類:
《十四夜觀月張氏樓》林一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四夜觀月張氏樓,
A view of the moon on the fourteenth night from Zhang's Tower,
只隔中秋一夕間,
Only separated by one night from Mid-Autumn Festival,
蟾光應未少清寒。
The moonlight has not diminished its chilliness.
時人不會盈虛意,
People at this time fail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fullness and emptiness,
不到團圓不肯看。
They refuse to look until the reunion is complete.
這首詩詞描述了宋代林一龍在十四夜觀月時所感受到的情景。他觀察到這個時刻與中秋之夜只相隔一天,蟾光依然清寒。然而,大部分人并不理解月圓月缺的意義,只有在團圓完全實現之后,他們才愿意觀賞月亮。
這首詩詞的譯文是表達了中秋節時人們觀賞月亮的動態。詩中提到的十四夜指的是農歷八月十四日,這一天離中秋節僅有一天的時間。"蟾光"表示的是明亮的月光。"應未少清寒"則是說即使過了中秋,依然寒冷。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描繪出了人們對于月亮的觀賞態度,只有在團圓之后,大家才會愿意出來觀看月亮。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盲目追求團圓的態度的質疑。作者認為,人們過于執著于團圓的愿望,忽視了事物本身所蘊含的意義。他提到了中秋之夜的寒冷,可能是在暗示人們需要在逆境中明白事物的真實狀態。只有當人們能夠理解事物的盈虛之間,才能更好地欣賞月亮帶來的美麗。
這首詩詞具有哲理性質的詩意,通過描繪月亮和人們的關系,表達了對追求團圓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超越表面的團聚,去探索事物的本質,才能真正領悟并欣賞生活中的美好。
“不到團圓不肯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sì yè guān yuè zhāng shì lóu
十四夜觀月張氏樓
zhǐ gé zhōng qiū yī xī jiān, chán guāng yīng wèi shǎo qīng hán.
只隔中秋一夕間,蟾光應未少清寒。
shí rén bú huì yíng xū yì, bú dào tuán yuán bù kěn kàn.
時人不會盈虛意,不到團圓不肯看。
“不到團圓不肯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