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每憑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月每憑闌”全詩
因風數問信,見月每憑闌。
野服從相笑,塵冠未許彈。
惟余千里夢,夜夜繞長安。
分類:
《寄虞衡王郎中》劉師邵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給虞衡王的一封信
倏忽三年別離,故園的春天又凋謝。因為風傳來幾次問候,每次看到月亮都憑著欄桿。在野外,穿著袍服相互嘲笑,頭上的塵冠還未允許撩動。我只有千里之外的夢,夜夜圍繞在長安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詩人劉師邵寫給虞衡王的信。詩人在信中表達了自己三年來與虞衡王的別離之苦,以及對故園的思念和對長安城的眷戀。
詩的開篇,以“倏忽三載別,故園春又殘”揭示了離別三年的時間段,但回到故園時卻發現春天已經凋謝,隱含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接下來的兩句“因風數問信,見月每憑闌”,表達了詩人對虞衡王的思念之情,詩人每每看到月亮時都會憑著欄桿,期待著虞衡王的消息。
接下來的兩句“野服從相笑,塵冠未許彈”,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詩人在野外與他人相遇,雖然穿著樸素的服裝,卻彼此相互取笑。詩人頭上的塵冠由于人事的變遷,不能隨意擺弄。
最后兩句“惟余千里夢,夜夜繞長安”,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雖然身處千里之外,但詩人夜夜夢回長安城,并在夢中圍繞其中,再次展現了對長安的眷戀之情。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詩人遠離故園,思念遠方友人的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故園和長安城的濃郁情感,展現了離情和鄉思的主題。
“見月每憑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ú héng wáng láng zhōng
寄虞衡王郎中
shū hū sān zài bié, gù yuán chūn yòu cán.
倏忽三載別,故園春又殘。
yīn fēng shù wèn xìn, jiàn yuè měi píng lán.
因風數問信,見月每憑闌。
yě fú cóng xiāng xiào, chén guān wèi xǔ dàn.
野服從相笑,塵冠未許彈。
wéi yú qiān lǐ mèng, yè yè rào cháng ān.
惟余千里夢,夜夜繞長安。
“見月每憑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