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昔買漿曾得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疇昔買漿曾得玉”全詩
龍光下照三江水,燕子重尋百姓家。
疇昔買漿曾得玉,只今作飯類蒸沙。
寄言道士玄都客,好種劉郎去后花。
分類:
《離鐔津》劉志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離鐔津
公事無多早散衙,
蜀中寧有寄來茶。
龍光下照三江水,
燕子重尋百姓家。
疇昔買漿曾得玉,
只今作飯類蒸沙。
寄言道士玄都客,
好種劉郎去后花。
中文譯文:
離開鐔津
公務不多,早早解散衙門,
蜀中的茶又何嘗少寄來。
龍光照耀在三江水上,
燕子又回去找那些百姓家。
曾經購買酒漿得到玉果,
如今煮飯卻像蒸沙一般。
寄語給那位道士玄都客,
好好種植劉郎離開后的花。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公務不多的官員早早解散衙門,表現出他們對閑暇時光的向往。作者以衙門的解散為開篇,暗示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強調了人們追求自由自在、安逸舒適的心理追求。接著,詩人描繪了蜀中的茶葉經常被寄送過來,暗示自己渴望遠離官場的煩憂,享受寧靜與自然的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運用了明喻的手法,將龍光比擬為旭日東升,照耀在波光粼粼的三江水上。這里借用了天象來營造宜人的自然景象,進一步突顯出詩人對返鄉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而燕子重尋百姓家則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和原居地的留戀之情。這兩句意味深長,在無語中表達著游子對家鄉、故土的思念之情。
接著,詩人回憶起曾經在外購買酒漿時得到的玉果,暗示了曾經的富足和榮耀的過往,與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的是,現在只能將糧食蒸熟而像蒸沙一般。這種對比通過物象的變化,反映出了作者官場生涯的起伏與沉浮,以及他對現實的郁悶和無奈。
最后,詩人將自己的愿望寄托給了某位名叫玄都的道士,讓他好好培植著劉郎離開之后的花朵。這里的劉郎指的是劉義慶,是劉是劉宋時期的文學家。整首詩通過離鐔津、寄茶、照水等富有畫意的描寫,表現出詩人明室之后對官場的厭倦,對家鄉的懷念,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詩人借助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真實地體現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心境的悠遠,以及對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詩流暢自然,銘刻著詩人對現實的看透和審視。
“疇昔買漿曾得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 chán jīn
離鐔津
gōng shì wú duō zǎo sàn yá, shǔ zhōng níng yǒu jì lái chá.
公事無多早散衙,蜀中寧有寄來茶。
lóng guāng xià zhào sān jiāng shuǐ, yàn zi zhòng xún bǎi xìng jiā.
龍光下照三江水,燕子重尋百姓家。
chóu xī mǎi jiāng céng dé yù, zhǐ jīn zuò fàn lèi zhēng shā.
疇昔買漿曾得玉,只今作飯類蒸沙。
jì yán dào shì xuán dōu kè, hǎo zhǒng liú láng qù hòu huā.
寄言道士玄都客,好種劉郎去后花。
“疇昔買漿曾得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