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道士借一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道士借一榻”全詩
茲山九鎖路曲折,中開五洞棲云煙。
東游大滌望天柱,西登石室觀飛泉。
窮幽討勝足未倦,明月忽墮青崖顛。
山中道士借一榻,夜半猿鶴驚人眠。
明朝又復出山去,白云回首空凄然。
分類:
《游洞霄山》裴相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人間有三十六洞天,
各有幽深的道路通向神仙。
這座山中有九重鎖鏈彎曲的路,
其中有五個洞穴里棲息著云煙。
向東旅游可望見天柱,
向西攀登可觀賞飛泉的石室。
游遍幽深之處,尋求勝過世俗的足夠還不滿足,
就在明月的光芒下,突然從青崖上墜落。
山中的道士借了一張榻睡覺,
半夜里被猿猴和仙鶴驚醒。
到了明天又要離開山去,
回望白色的云彩卻空無一物,感到凄涼。
詩意和賞析:
《游洞霄山》描繪了一位尋求仙境的游人在山野之間的游歷。詩人裴相如通過山水、洞穴、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游人的心境和感受,表達了對于追求境界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失望。
詩中描述的洞天山景象給人一種神秘而奇妙的感覺,洞穴中棲息著云煙,給人以神仙的聯想。詩人表達了對于人間的喧囂浮躁的厭倦,希望能夠尋找到幽靜神秘的洞天之地。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游人在山中找到一位道士求借一榻睡覺,半夜間卻被猿猴和仙鶴嚇醒。這種描寫傳達了游人在追求境界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艱難。
最后兩句詩描寫了游人離開洞天山時的凄涼之感,回望空無一物的云彩,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絕望和對仙境的無法實現的悲傷。
整首詩以洞天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景色和描述游人的經歷,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和對追求境界的渴望,以及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矛盾和沖突,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境界的思考和內心深處的掙扎。
“山中道士借一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dòng xiāo shān
游洞霄山
rén jiān sān shí liù dòng tiān, gè yǒu suì dào tōng shén xiān.
人間三十六洞天,各有邃道通神仙。
zī shān jiǔ suǒ lù qū zhé, zhōng kāi wǔ dòng qī yún yān.
茲山九鎖路曲折,中開五洞棲云煙。
dōng yóu dà dí wàng tiān zhù, xī dēng shí shì guān fēi quán.
東游大滌望天柱,西登石室觀飛泉。
qióng yōu tǎo shèng zú wèi juàn, míng yuè hū duò qīng yá diān.
窮幽討勝足未倦,明月忽墮青崖顛。
shān zhōng dào shì jiè yī tà, yè bàn yuán hè jīng rén mián.
山中道士借一榻,夜半猿鶴驚人眠。
míng cháo yòu fù chū shān qù, bái yún huí shǒu kōng qī rán.
明朝又復出山去,白云回首空凄然。
“山中道士借一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