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山明月下虛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緱山明月下虛無”全詩
應隨道士青霞客,得到仙人白玉壺。
蜀嶺秋風鳴寂歷,緱山明月下虛無。
稻粱不逐群雞樂,眇眇高情未易呼。
分類:
《白鶴臺》石安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鶴臺,宋代石安期所作,是一首抒發思鄉之情的詩詞。詩中以白鶴不來、云孤的景物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中文譯文:
白鶴不來云亦孤,
青山長在樹榮枯。
應隨道士青霞客,
得到仙人白玉壺。
蜀嶺秋風鳴寂歷,
緱山明月下虛無。
稻粱不逐群雞樂,
眇眇高情未易呼。
詩意:
詩中通過描寫白鶴不來和云孤的景象,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白鶴和云都是與故鄉相聯系的象征,其不來和孤獨給予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青山常在的描繪意味著故鄉的長久存在,而樹的榮枯則暗示著人事的消逝與生命的無常。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示渴望能夠和修道者一同去廣闊的世界探尋神秘的白玉壺,以追尋更高的境界。詩末以“稻粱不逐群雞樂,眇眇高情未易呼”表達了作者的高遠情志,對俗世繁華的不屑,同時又感嘆高尚情感的不易喚起。
賞析:
《白鶴臺》以簡潔的語言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句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深刻,通過對白鶴和云的描述,表達出作者內心深處對故鄉的美好回憶和深切思念之情。詩中青山、樹榮枯的描繪使人感受到歲月流轉和生命的無常,突出了詩人對故鄉的留戀之情。后半部分通過與道士一同尋求神秘的世界和高尚的情感,反映出作者追求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對高尚感情的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令人心生感慨。
“緱山明月下虛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hè tái
白鶴臺
bái hè bù lái yún yì gū, qīng shān cháng zài shù róng kū.
白鶴不來云亦孤,青山長在樹榮枯。
yīng suí dào shì qīng xiá kè, dé dào xiān rén bái yù hú.
應隨道士青霞客,得到仙人白玉壺。
shǔ lǐng qiū fēng míng jì lì, gōu shān míng yuè xià xū wú.
蜀嶺秋風鳴寂歷,緱山明月下虛無。
dào liáng bù zhú qún jī lè, miǎo miǎo gāo qíng wèi yì hū.
稻粱不逐群雞樂,眇眇高情未易呼。
“緱山明月下虛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