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后擎天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腦后擎天柱”全詩
大藏不能宣,佛眼不能覷。
諸禪德,漸老逢春解惜春,昨夜飛花落無數。
分類:
《偈七首》釋法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七首》,作者是宋代僧人釋法泉。這首詩的內容是借用佛教的概念和象征,表達了諸禪德之高遠,以及年歲的逝去和春天的短暫。
中文譯文:
來不來,去不去,
腳下須彌山,腦后擎天柱。
大藏不能宣,佛眼不能覷。
諸禪德,漸老逢春解惜春,
昨夜飛花落無數。
詩意:
這首詩使用了佛教的意象和思想,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和禪悟的體驗。詩中的“來不來,去不去”是指人們的生死輪回,腳下的“須彌山”和腦后的“擎天柱”分別代表了世界和宇宙的存在。詩人認為,這些偉大的事物并不是通過大藏經(佛教經典)能夠傳達,佛眼也無法完全理解。而佛教的禪德則是在年歲漸老的時候才能逐漸領悟,對于春天的到來也不再過于留戀,昨夜的飛花落下了無數。
賞析:
這首詩使用了極簡的表達方式,雖然字數不多,但內涵豐富。作者運用佛教的象征和哲思,把人生和世界的存在與虛無做對比,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禪悟的感悟。通過描述須彌山和擎天柱的壯麗景象,詩人向讀者展現了世界的遼闊和無限,同時強調了塵世之外的境界和禪悟的高度。最后,詩人對于春天的到來以及花瓣的凋謝進行描寫,表達了對于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的體驗。
總之,這首詩通過佛教的象征和意象,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禪宗思想,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超越與寄托。
“腦后擎天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 shǒu
偈七首
lái bù lái, qù bù qù,
來不來,去不去,
jiǎo xià xū mí shān, nǎo hòu qíng tiān zhù.
腳下須彌山,腦后擎天柱。
dà zàng bù néng xuān, fú yǎn bù néng qù.
大藏不能宣,佛眼不能覷。
zhū chán dé, jiàn lǎo féng chūn jiě xī chūn,
諸禪德,漸老逢春解惜春,
zuó yè fēi huā luò wú shù.
昨夜飛花落無數。
“腦后擎天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