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牛昨夜歸滄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泥牛昨夜歸滄海”全詩
泥牛昨夜歸滄海,吸得西江水盡乾。
分類:
《偈五首》釋善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五首》
鳥道嵯峨難以穿越,
劍辦一揮,骨寒毛也顫。
泥牛昨夜滄海歸,
吸食西江盡干然。
中文譯文:
鳥兒要穿越高峻的峰巒,
道路難以通行無法輕言。
劍一揮,寒氣入骨毛發寒,
寒冷令人顫抖無法安然。
泥制的牛上夜間鳳凰歸,
歸于渺渺的大海之中涵。
吸取西江的水已干枯,
干旱使得江水不復生長。
詩意和賞析:
《偈五首》是宋代禪宗僧人釋善清的作品,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世間的空虛。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幻和人類努力的無果,表達了對生命和世界的感慨。
首先,詩人以"鳥道嵯峨難以穿越"的形象描繪了困難與阻礙。這里的鳥道可以理解為修行之路,象征著人們在追求真理和超越世俗束縛的道路上遇到的艱難困苦和阻礙;"劍一揮,寒氣入骨毛發寒"則用鋒利的劍和寒冷的氣溫來表達修道的困難和痛苦。
其次,詩中的"泥牛昨夜滄海歸,吸食西江盡干然"揭示了一種無意義和虛無的境況。泥牛代表著凡人,而泥牛昨夜回歸大海則象征著人們不斷追求卻又無法實現永恒與永久的愿望,而西江水盡干則暗示著生活的枯燥和干涸。
整首詩詞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艱難和世界的虛無,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無窮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類努力的揭示,詩人反思了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表達了對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同時,詩中的虛無和冷漠也是對塵世的批判,呼喚著人們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越世俗的力量。
“泥牛昨夜歸滄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ǔ shǒu
偈五首
wàn rèn cuó é niǎo dào nán, jiàn bàn huī chù gǔ máo hán.
萬仞嵯峨鳥道難,劍辦揮處骨毛寒。
ní niú zuó yè guī cāng hǎi, xī dé xī jiāng shuǐ jǐn gān.
泥牛昨夜歸滄海,吸得西江水盡乾。
“泥牛昨夜歸滄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