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履來登千仞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曳履來登千仞峰”出自宋代釋紹嵩的《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è lǚ lái dēng qiān rèn fēng,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曳履來登千仞峰”全詩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曳履來登千仞峰,路分溪石夾煙叢。
晚香消歇無尋處,盡在疏枝冷蕊中。
晚香消歇無尋處,盡在疏枝冷蕊中。
分類: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登上千仞峰時曳著履子,
前路穿過溪水和煙霧。
花香在黃昏消逝無處尋覓,
只在稀疏的枝葉和冰冷的花蕊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佛教僧人釋紹嵩所作的《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中的一首,描繪了登山的景色并表達了對梅花的歌頌之情。
首句中的“曳履”暗示著登山的艱難,也顯示了作者在攀登峰頂時的身影。接著的兩句“路分溪石夾煙叢”,將我們帶入了一幅山中幽靜的畫面,溪水和煙霧交錯,增添了詩情畫意。
而后兩句“晚香消歇無尋處,盡在疏枝冷蕊中”,表現了梅花的特點和價值。梅花雖然過了盛開的時期,花香逐漸消散,但這種香氣并非稀疏尋覓,而是保存在梅枝的稀疏和冷冽的花蕊中。這種描寫方式不僅傳遞了梅花的樸素和堅韌,更寓意了作者對梅花的贊嘆和推崇。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現了作者對梅花的深深喜愛和無盡的感慨。通過這首詠梅之作,釋紹嵩用細致入微的描繪,展示了梅花的高潔品質和精神內涵,并將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引向更高層面的思考。
“曳履來登千仞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méi wǔ shí shǒu chéng shǐ shàng shū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yè lǚ lái dēng qiān rèn fēng, lù fēn xī shí jiā yān cóng.
曳履來登千仞峰,路分溪石夾煙叢。
wǎn xiāng xiāo xiē wú xún chù, jǐn zài shū zhī lěng ruǐ zhōng.
晚香消歇無尋處,盡在疏枝冷蕊中。
“曳履來登千仞峰”平仄韻腳
拼音:yè lǚ lái dēng qiān rèn f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曳履來登千仞峰”的相關詩句
“曳履來登千仞峰”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曳履來登千仞峰”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曳履來登千仞峰”出自釋紹嵩的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