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旁潛形已化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旁潛形已化塵”全詩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軀祗見空遺冢,何處將身示后人。
唯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煉色長新。
分類:
《佛雅贊》宋仁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佛雅贊》
三皇掩質皆歸土,
五旁潛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夸是圣,
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軀祗見空遺冢,
何處將身示后人。
唯有吾師金骨在,
曾經百煉色長新。
詩意:本詩以佛教的觀點,表達了人類一生中必然要面對的現實,即生老病死的不可避免。三皇指的是伏羲、神農、炎帝,五旁指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黃麟,他們的身體最終都歸于土塵。然而,夫子孔子在域中被譽為圣人,而老君(指道家的始祖)也被稱為真人。詩人想要表達的是,雖然人的身體最終歸于土塵,但圣人和真人的精神與境界將永存于世。
賞析:《佛雅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筆表達了人世間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通過神話故事中的三皇和五旁的形象,突顯了人類欲望的虛幻和生命的脆弱。然而,詩人并沒有完全沉浸在世俗的消逝與無常中,而是通過夫子和老君的存在,傳遞了一種超越生死的信仰與追求。最后,詩人強調了他的師傅具有金骨,經歷了百煉而色澤依舊鮮艷,寓意著真正的智慧和境界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煉和沉淀,不會被歲月所侵蝕。
中文譯文:
三皇掩質皆歸土,
五旁潛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夸是圣,
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軀祗見空遺冢,
何處將身示后人。
唯有吾師金骨在,
曾經百煉色長新。
“五旁潛形已化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yǎ zàn
佛雅贊
sān huáng yǎn zhì jiē guī tǔ, wǔ páng qián xíng yǐ huà chén.
三皇掩質皆歸土,五旁潛形已化塵。
fū zǐ yù zhōng kuā shì shèng, lǎo jūn shì shàng yì yán zhēn.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mái qū zhī jiàn kōng yí zhǒng, hé chǔ jiāng shēn shì hòu rén.
埋軀祗見空遺冢,何處將身示后人。
wéi yǒu wú shī jīn gǔ zài, céng jīng bǎi liàn sè cháng xīn.
唯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煉色長新。
“五旁潛形已化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