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粥猶堪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杏粥猶堪食”全詩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清明日憶諸弟》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日憶諸弟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譯文:
清明時節憶起諸弟
冷食之時病欲發,但心情舒適開懷。
卻讓我思念故鄉,晴川上空彌漫煙火。
杏粥依舊可品味,榆羹已稍稍加熱。
唯有遺憾親人不在身旁,獨自坐過了這美好的一年。
詩意:
《清明日憶諸弟》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清明時節思念離散的親人和故鄉的情感。
這首詩在開始時描述了詩人在冷食時身體不適的情況,但心情卻是開懷的。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用“煙火滿晴川”形容了故鄉的繁華景象。
詩中還提到了杏粥和榆羹,這是清明節的傳統食物,詩人提到杏粥依舊可口,榆羹也已稍微加熱,展現了對傳統風俗的依戀和懷念。
最后一句“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表達了對離散親人和故鄉的遺憾,詩人獨自度過了這美好的一年,但內心仍然有一份缺憾。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清明時節的個人經歷,抒發了詩人對故鄉和離散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所用的描寫手法簡潔而準確,用意明確而深入。通過描述冷食、晴川、杏粥、榆羹等生動的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孤獨。整首詩表達了人們在清明節時思念故鄉和家人的普遍情感,使讀者產生共鳴。
該詩以詩人個人的經歷和情感為切入點,通過描寫自然和物品,抒發了一種寄托情感和懷念的情緒。同時也顯示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依戀和思念。這種個人情感的表達與清明節的節日主題相結合,使整首詩達到了情感與節日的相融合,使讀者在審美的同時,進一步領會到了詩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總之,《清明日憶諸弟》通過描寫個人經歷和情感,抒發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藝術表現力和情感表達力。
“杏粥猶堪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rì yì zhū dì
清明日憶諸弟
lěng shí fāng duō bìng, kāi jīn yī xīn rán.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zhōng lìng sī gù jùn, yān huǒ mǎn qíng chuān.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xìng zhōu yóu kān shí, yú gēng yǐ shāo jiān.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wéi hèn guāi qīn yàn, zuò dù cǐ fāng nián.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杏粥猶堪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