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從樂處弄干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從樂處弄干戈”出自宋代蕭澥的《紹定庚寅紀事》,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què cóng lè chù nòng gān gē,詩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卻從樂處弄干戈”全詩
《紹定庚寅紀事》
民困饑寒為盜賊,卻從樂處弄干戈。
大都郡邑初輕視,不剪柔桑煩斧柯。
大都郡邑初輕視,不剪柔桑煩斧柯。
分類:
《紹定庚寅紀事》蕭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定庚寅紀事》是宋代文人蕭澥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民困饑寒為盜賊,
卻從樂處弄干戈。
大都郡邑初輕視,
不剪柔桑煩斧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當時社會的一種情景,那就是困苦的饑寒之下,一些人選擇了以盜賊的身份來求取生活。而那些原本應該從事文藝樂趣的人,卻卷入了戰亂之中。而大都市和一些郡邑也對這些事態初時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采取措施。
賞析:
1. 詩中運用了“民困饑寒”和“盜賊”這樣的對比,展現了當時社會民不聊生的悲苦情景,以及因為生計壓力而選擇犯罪的現象。
2. “卻從樂處弄干戈”,這句表達了一種無奈和矛盾心理。本來應該是從事文藝、樂趣的人,卻被迫卷入了戰亂之中,對戰爭的荒謬和可悲進行了諷刺。
3. “大都郡邑初輕視,不剪柔桑煩斧柯”,這句表達了當時權貴對社會問題的輕視和漠視態度。柔桑是蠶食的食物,煩斧柯則是蠶食嫩桑樹枝的工具,這里暗喻著人們生計的基礎和物質的流通。大都郡邑對社會問題不予重視,不采取任何措施,導致社會的困境進一步加劇。
這首詩揭示了當時農民貧困,社會動蕩的現狀,以及當時官員對于這些問題的冷漠態度。通過對比和諷刺的手法,描繪了時代的悲涼和社會的荒謬。
“卻從樂處弄干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dìng gēng yín jì shì
紹定庚寅紀事
mín kùn jī hán wèi dào zéi, què cóng lè chù nòng gān gē.
民困饑寒為盜賊,卻從樂處弄干戈。
dà dū jùn yì chū qīng shì, bù jiǎn róu sāng fán fǔ kē.
大都郡邑初輕視,不剪柔桑煩斧柯。
“卻從樂處弄干戈”平仄韻腳
拼音:què cóng lè chù nòng gān gē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卻從樂處弄干戈”的相關詩句
“卻從樂處弄干戈”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卻從樂處弄干戈”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卻從樂處弄干戈”出自蕭澥的 《紹定庚寅紀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