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舉空搴二帝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鵬舉空搴二帝旂”全詩
杲日當空存正氣,狂瀾砥柱起常彝。
孔明未復中原鼎,鵬舉空搴二帝旂。
可恨奸回移宋祚,闔門厲鬼泣秦師。
分類:
《絕命詩》徐崧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命詩》
成仁取義在於斯,
一死君恩報未遲。
杲日當空存正氣,
狂瀾砥柱起常彝。
孔明未復中原鼎,
鵬舉空搴二帝旂。
可恨奸回移宋祚,
闔門厲鬼泣秦師。
中文譯文:
成為忠義之士,就是在這里,
即使死亡,也必定報答君恩未遲。
明亮的太陽高懸天空,保留著正義的氣質,
洶涌的浪潮是支撐社稷的重要力量。
孔明尚未使中原復興,
英雄之魂空懸兩帝的旗幟。
可恨的奸佞篡奪了宋祚,
家門緊閉,鬼神哭泣秦師。
詩意:
《絕命詩》表達了作者徐崧對忠義精神的贊頌,他相信忠誠和正義的力量遲早會得到回報。詩中以太陽和浪潮的形象來象征著正義和忠誠,并借用古代歷史典故來表達對當時社會政治亂象的批判和對國家的憂慮,尤其對宋祚被篡奪的憤慨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忠義精神的推崇和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其中“成仁取義在於斯”一句,直接表達了忠誠和正義是值得追求的品質。接下來的幾句中,利用太陽和浪潮的意象,表達了正義與力量的對應關系,揭示了正義力量的不可動搖和重要性。而通過古代歷史典故中的孔明和兩位帝王的形象,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執政者的擔憂,并對當時政治亂象的批判。最后,作者借用“闔門厲鬼泣秦師”的形象,表達了對宋祚被篡奪的憤慨之情,呼吁社會追求正義與忠誠,共同守護國家的安定和尊嚴。
整體而言,《絕命詩》表達了作者對忠義的推崇和對社會不公的擔憂,以及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詩歌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引起讀者對正義與忠誠的共鳴,反思社會現實,呼吁追求公正,為國家的命運負責。
“鵬舉空搴二帝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mìng shī
絕命詩
chéng rén qǔ yì zài yú sī, yī sǐ jūn ēn bào wèi chí.
成仁取義在於斯,一死君恩報未遲。
gǎo rì dāng kōng cún zhèng qì, kuáng lán dǐ zhù qǐ cháng yí.
杲日當空存正氣,狂瀾砥柱起常彝。
kǒng míng wèi fù zhōng yuán dǐng, péng jǔ kōng qiān èr dì qí.
孔明未復中原鼎,鵬舉空搴二帝旂。
kě hèn jiān huí yí sòng zuò, hé mén lì guǐ qì qín shī.
可恨奸回移宋祚,闔門厲鬼泣秦師。
“鵬舉空搴二帝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