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東流當複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帶東流當複闕”全詩
麗華應不如褒姒,幾許狼煙得破顏。
分類:
《烽火臺》楊備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烽火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備。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帶東流當復闕,
築臺相望水云間。
麗華應不如褒姒,
幾許狼煙得破顏。
詩詞中描繪了一座烽火臺,它矗立在東方的江流中,與對岸的水云相望。作者以麗華和褒姒作為對比,表達了不同女子在戰亂中的不同命運。麗華因為戰亂而喪失了她的美貌和笑容,而褒姒則能保留她的美麗和笑顏。狼煙的出現代表了戰亂和血腥,這些因素使得人們的笑容難以綻放。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戰亂中女性遭受的苦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詩中的烽火臺具有象征意義,它是戰亂的代表,象征著人們無法逃離的現實。同時,作者以麗華和褒姒的形象對比,反映了命運不公和個人遭遇不幸的主題。
《烽火臺》這首詩詞具有悲愴的詩意,通過辭章簡練的表達方式,深深觸動著讀者的情感。它揭示了戰爭對人們生活的摧毀和影響,表達了對于戰亂和不公現象的不滿和反思。
這首詩詞賞析中,作者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刻畫了戰亂中女性的遭遇和人們的苦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詩詞中包含了對于美麗和歡樂的渴望,這種對于日常生活的向往也凸顯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不安。
總之,《烽火臺》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不公的反思和悲憤之情,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描繪了戰亂中的女性遭遇和人們的苦難,深深觸動著讀者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對于美麗和歡樂的渴望,以及對于和平與幸福的向往。
“一帶東流當複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huǒ tái
烽火臺
yí dài dōng liú dāng fù quē, zhú tái xiāng wàng shuǐ yún jiān.
一帶東流當複闕,築臺相望水云間。
lì huá yīng bù rú bāo sì, jǐ xǔ láng yān dé pò yán.
麗華應不如褒姒,幾許狼煙得破顏。
“一帶東流當複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