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名畏遠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名畏遠聞”全詩
歸心掛飛瀑,高跡指浮云。
塵世宜深遯,詩名畏遠聞。
猶嗟石橋畔,凡圣路岐分。
分類:
《送梵才上人歸天臺》楊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梵才上人歸天臺
忽憶幽棲地,
千峰秀海濆。
歸心掛飛瀑,
高跡指浮云。
塵世宜深遯,
詩名畏遠聞。
猶嗟石橋畔,
凡圣路岐分。
中文譯文:
忽然想起那幽靜的居所,
千峰峻美,海天交融。
歸心掛念著那飛瀑,
高山之巔指向漂浮的云朵。
在塵世中,更宜深遠隱居,
不愿有名望遠傳。
仍有些遺憾于石橋邊,
在走出凡圣的路上岔路分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侃寫給梵才上人送別的作品。詩人忽然回憶起幽靜的居住地,描述了那里千峰秀美,海天相連的美景。他表達了對梵才上人的留戀,并向他祝愿回到天臺后能夠從事潛心修行。
詩人的歸心掛念著飛瀑,表達了對回歸自然安寧的向往。他把飛瀑比喻為歸心的象征,高山之巔指向的浮云象征著修行的高遠境界。
詩中提到“塵世宜深遯,詩名畏遠聞”,表達了詩人愿意沉淀心靈,遠離塵世的意愿,并不求詩名遠傳。他認為自己的詩作應該是與世無忤的,而非令人后世聞名的。
最后兩句“猶嗟石橋畔,凡圣路岐分”描繪了詩人在送別梵才上人之際的矛盾情感。他對梵才上人回歸天臺修行表示遺憾,同時也反映出修行之路上可能會遇到種種選擇與分歧。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寧靜與修行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友誼和不可避免的生活選擇所帶來的遺憾。
“詩名畏遠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àn cái shàng rén guī tiān tāi
送梵才上人歸天臺
hū yì yōu qī dì, qiān fēng xiù hǎi fén.
忽憶幽棲地,千峰秀海濆。
guī xīn guà fēi pù, gāo jī zhǐ fú yún.
歸心掛飛瀑,高跡指浮云。
chén shì yí shēn dùn, shī míng wèi yuǎn wén.
塵世宜深遯,詩名畏遠聞。
yóu jiē shí qiáo pàn, fán shèng lù qí fēn.
猶嗟石橋畔,凡圣路岐分。
“詩名畏遠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