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之千載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之千載后”全詩
豈同荷蓧老,永結躬耕耦。
浮云忽出岫,膚寸彌九有。
此志未可量,見之千載后。
分類:
《武夷精舍十詠·隱求室》袁樞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隱求室
山中人本是我,歸來山中交好友。
與荷蓧老相比,我們永遠結伴共耕耘。
像浮云從山嶺上飄忽而出,皮膚九寸漸漸有所增長。
這種志向無法估量,見到它要等待千年之后。
詩意:
這首詩是描寫作者袁樞在山中修行后返回人世并結交友人的心情和志向。詩人自稱為“山中人”,意味著他有過隱居山野的經歷,但現在已經歸回世間,并與山中的友人們結為永久的朋友。他與那些荷蓧老相比,表示自己的志向是耕耘于山野,而不是安逸榮華的追求。雖然世間浮云變幻無常,但他的志向將會越來越堅定,并且在千年之后還會被后人見證。
賞析:
這首詩以簡短的文字表達了袁樞淡泊名利的心態和對山中友人的珍視。他表示自己愿意與那些真正與他志同道合的人結伴而行,堅定地耕耘于山野之中。詩人通過以山中人和荷蓧老作對比,強調自己與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的區別,并表達了對于這種志向的堅守和執著。詩中的浮云象征著世間的變幻無常,而他自己的志向卻不會因此而動搖。最后,詩人表示這種志向將會被后人所見證,顯示了他對于自己的事業能夠被傳承和永存的信心和希冀。整首詩抒發了袁樞對于山中生活和真摯友誼的向往,并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他的堅定和執著。
“見之千載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í jīng shè shí yǒng yǐn qiú shì
武夷精舍十詠·隱求室
běn shì shān zhōng rén, guī lái shān zhōng yǒu.
本是山中人,歸來山中友。
qǐ tóng hé diào lǎo, yǒng jié gōng gēng ǒu.
豈同荷蓧老,永結躬耕耦。
fú yún hū chū xiù, fū cùn mí jiǔ yǒu.
浮云忽出岫,膚寸彌九有。
cǐ zhì wèi kě liàng, jiàn zhī qiān zǎi hòu.
此志未可量,見之千載后。
“見之千載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