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開樽宴畫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開樽宴畫樓”全詩
姮娥也厭笙歌沸,云幕重重不上鉤。
分類:
《中秋無月二絕同韻》趙崇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無月二絕同韻》是宋代文人趙崇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無月二絕同韻
幾度開樽宴畫樓,
月華孤負好中秋。
姮娥也厭笙歌沸,
云幕重重不上鉤。
譯文:
多少次舉杯暢飲在畫樓,
明月的光輝辜負了美好的中秋。
姮娥也厭倦了笙歌喧囂,
濃密的云幕擋住了明月的光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中秋節的景象。詩人趙崇檳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隱喻,表達了對中秋月亮不見的遺憾和失望之情。在中秋之夜,人們在畫樓上舉行宴會,準備歡度佳節,然而,月亮卻沒有出現,它孤負了人們對美好中秋的期待。就像姮娥(傳說中的月宮仙女)也感到厭倦和失望,不再歡喜笙歌的喧囂。濃密的云層遮擋了明月的光輝,使人們無法欣賞到月亮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中秋月亮缺席的遺憾之情。它通過幾個意象和暗示,以及對中秋傳統元素的運用,描繪了一個失去了月亮光輝的中秋夜晚。詩人運用了對比和隱喻手法,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詩中的"開樽宴畫樓"表明人們在中秋夜舉行宴會,期待與月亮一同歡慶佳節。然而,"月華孤負好中秋",月亮卻沒有出現,使得中秋的美好被辜負了。"姮娥也厭笙歌沸"暗示傳說中的月宮仙女姮娥也感到失望和厭倦,不再沉醉于笙歌的歡樂。最后的"云幕重重不上鉤"描繪了濃密的云層遮擋了明月的光輝,使人們無法享受到月亮的美麗。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中秋月亮缺失的遺憾和對中秋節美好的向往。它傳達了一種對自然、對生活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對現實落差的感嘆。通過對月亮的幻想和缺席的描繪,詩人使讀者在心靈上產生共鳴,感受到中秋佳節的失落和無奈。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實不盡如人意的思考,展現了中秋節的深邃意蘊。
“幾度開樽宴畫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wú yuè èr jué tóng yùn
中秋無月二絕同韻
jǐ dù kāi zūn yàn huà lóu, yuè huá gū fù hǎo zhōng qiū.
幾度開樽宴畫樓,月華孤負好中秋。
héng é yě yàn shēng gē fèi, yún mù chóng chóng bù shàng gōu.
姮娥也厭笙歌沸,云幕重重不上鉤。
“幾度開樽宴畫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