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巧于此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巧于此覷”全詩
山中八洞列,天巧于此覷。
誰謂寶方小,方是洞天數。
分類:
《水南寺》鄭汝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南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鄭汝諧。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水南寺的徜徉之景,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洞天福地的向往之情。
以下是《水南寺》的中文譯文:
徜徉水南寺,
漫步于其中。
青山如指顧,
景色美不勝。
山中八洞列,
巧妙天地間。
有人說它小,
但實是洞天仙境。
這首詩詞以水南寺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其中徜徉散步的情景。詩中的"徜徉"表示悠閑自得地漫游,"水南寺"是一個虛構的寺廟名,可能是作者創作時的想象。"青山"指的是寺廟周圍的山巒,作者比喻這些山巒如同指指點點的手勢,給人以親切感。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山中八洞的景致,表現了大自然的巧妙設計。"洞天"是道教中的概念,指的是與塵世隔絕的仙境。詩人通過描繪山中的八個洞穴,表現了山水的神奇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洞天福地的向往之情。
最后兩句詩通過反問的方式,回應了有人認為寶方(洞穴)很小的說法。作者指出,盡管這些洞穴看起來不大,但實際上卻是洞天仙境的數目。這表明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洞天之境的向往,并以此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致和抒發對洞天福地的向往之情,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意義的探索。同時,通過反問句的運用,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思考的深度。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天巧于此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nán sì
水南寺
cháng yáng shuǐ nán sì, qīng shān zài zhǐ gù.
徜徉水南寺,青山在指顧。
shān zhōng bā dòng liè, tiān qiǎo yú cǐ qù.
山中八洞列,天巧于此覷。
shuí wèi bǎo fāng xiǎo, fāng shì dòng tiān shù.
誰謂寶方小,方是洞天數。
“天巧于此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