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去冥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日去冥冥”全詩
不終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
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
分類:
《寄二華隱者》種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二華隱者》是宋代種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本厭虛名,致身天子庭。
不終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
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種放對虛名和功名的厭倦,以及他對追求高尚事業的懊悔和自責。他曾經投身于朝廷,但最終沒有實現崇高的抱負,感到自己像微不足道的星星一樣微小。詩人向往遠離塵囂的西山隱居生活,羨慕那些能夠獨立自在地生活的隱士。他期望與秋風一起,擺脫現實的束縛,追尋內心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首句“我本厭虛名,致身天子庭”表明了詩人對功名的疲憊和對世俗虛榮的厭倦。他在朝廷中度過了一段時間,但最終認識到這些虛名和功利并不能帶給他真正的滿足和成就感。
接下來的兩句“不終高尚事,有愧少微星。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未能追求高尚事業的自責和悔恨之情。他覺得自己像微弱的星星一樣微不足道,對自己的成就感到羞愧。
最后兩句“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展示了詩人對遠離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他渴望像那些隱士一樣,在西山隱居,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內心的平靜。
這首詩詞通過對功名、虛名和人生抱負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失望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它既道出了詩人自身的感受,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功名利祿的矛盾和思考。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啟示。
“何日去冥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huá yǐn zhě
寄二華隱者
wǒ běn yàn xū míng, zhì shēn tiān zǐ tíng.
我本厭虛名,致身天子庭。
bù zhōng gāo shàng shì, yǒu kuì shǎo wēi xīng.
不終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běi quē kōng zhuī huǐ, xī shān xiàn dú xǐng.
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
qiū fēng jiù qī yuē, hé rì qù míng míng.
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
“何日去冥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