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歌動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歌動映”全詩
坎祀貽則,郊禋展敬。
璧薦登光,金歌動映。
以載嘉德,以流曾慶。
分類: 田園
《郊廟歌辭·夕月樂章·肅和》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廟歌辭·夕月樂章·肅和》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肅和
夜晚的月亮寧靜明亮,微妙的運行展示著神性。我們通過祭祀坎位,向神明獻上貢品,郊外的祭祀表達了我們的敬畏之情。我們奉上珍貴的玉璧,登上祭壇,金色的歌聲回蕩在四周。這是為了載承著國家的美德,傳承著先祖的慶典。
詩意:
這首詩詞以郊廟祭祀為背景,表達了對神性和莊嚴儀式的崇敬之情。夜晚的月亮明亮而安詳,被視為神圣的存在,展示了微妙的運行和宇宙的秩序。通過祭祀儀式,人們向神明表達了虔誠的敬意,并希望能夠祈求國家的繁榮和祖先的祝福。
賞析:
《郊廟歌辭·夕月樂章·肅和》以簡潔而莊重的語言表達了對神性和儀式的敬畏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明亮月亮、祭祀壇上的珍貴貢品以及金色歌聲的動聽,展示了莊嚴肅穆的祭祀場景。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采用了平仄對偶的格律,使得整首詩詞音韻和諧,朗朗上口。
詩人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表達了對神明的崇敬和對國家繁榮的祈愿。他們相信,通過郊廟的祭祀,可以傳承美德和慶典,以帶來吉利和福祉。整首詩詞以莊嚴肅穆的語調展現了唐代人民對宗教儀式的認同和對上天的敬畏之情。
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價值觀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它展示了人們對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對傳統儀式的重視,體現了尊崇神明、弘揚美德的精神追求。
“金歌動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xī yuè yuè zhāng sù hé
郊廟歌辭·夕月樂章·肅和
cè miào wèi shén, tōng wēi yuē shèng.
測妙為神,通微曰圣。
kǎn sì yí zé, jiāo yīn zhǎn jìng.
坎祀貽則,郊禋展敬。
bì jiàn dēng guāng, jīn gē dòng yìng.
璧薦登光,金歌動映。
yǐ zài jiā dé, yǐ liú céng qìng.
以載嘉德,以流曾慶。
“金歌動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