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高秋坐看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到高秋坐看潮”全詩
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分類:
《游南臺閩粵王廟》范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南臺閩粵王廟》是元代文人范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角釣龍人杳杳,云間待雁路迢迢。
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游覽南臺閩粵王廟的景象。詩人首先描述了一個釣龍的人,他在海角上垂釣,身影渺小。然后,詩人又描述了另一個人,他站在云間等待著雁的歸來,道路漫長。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夠借用山頭上的石頭作為坐椅,每當到了深秋時節,坐在那里觀賞潮水的壯麗景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游覽王廟的心境和情感。詩人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將釣龍者的身影描述為杳杳,強調了他在廣闊海角的渺小和孤獨。而等待雁歸的人則被形容為路迢迢,凸顯了他遠離家鄉的辛苦和期盼。這兩個形象在詩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游子離鄉背井的無奈和思鄉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游覽中的心愿。他希望能夠借用山頭上的石頭作為坐椅,暗示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渴望和對舒適安逸的向往。每到高秋時節,他坐在山頭上觀賞潮水的景象,可以想象到那種寧靜與宏偉的壯麗場景。
整首詩詞通過對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在游覽南臺閩粵王廟時的思考和感悟。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釣龍者和等待雁歸者的描寫,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這種對內心感受的描繪,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境和情感共鳴。
“每到高秋坐看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nán tái mǐn yuè wáng miào
游南臺閩粵王廟
hǎi jiǎo diào lóng rén yǎo yǎo, yún jiān dài yàn lù tiáo tiáo.
海角釣龍人杳杳,云間待雁路迢迢。
ruò wéi jiè dé shān tóu shí, měi dào gāo qiū zuò kàn cháo.
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每到高秋坐看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