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黃塵揚碧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首黃塵揚碧海”全詩
漠北諸生登第去,越南計吏進賢來。
鳳《韶》九奏黃金殿,鶴駕三朝白玉臺。
回首黃塵揚碧海,五云無處覓蓬萊。
¤
分類:
《自詠十律》丁鶴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詠十律》是元代丁鶴年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堂堂至正最多材,
萬國同文壽域開。
漠北諸生登第去,
越南計吏進賢來。
鳳《韶》九奏黃金殿,
鶴駕三朝白玉臺。
回首黃塵揚碧海,
五云無處覓蓬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和時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作者以至正之世盛舉才華之最為開頭,表示自己的才能非常出眾。他進一步宣稱,在這個至正之世,萬國間達到了同一的文化共識,使得國家的繁榮和壽命得以延續。接下來,作者提到了北方的學子前去登科考試,而越南的官員也來到中國進修并為國家貢獻才能。這種交流和合作的景象表明了元代的文化輝煌和國家的開放態度。
在下一段中,作者以詩意的手法描述了皇帝在黃金殿上舉行盛大的宴會,觸動鳳凰的琴弦九次,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昌盛。同時,皇帝乘坐鶴車三次登上白玉的臺階,暗示著他的統治權威和權力。最后一段中,作者回首過去的歲月,看到黃塵飛揚,海水泛起碧波,但在這五彩云的背后,他無法找到傳說中的蓬萊仙境,表達了對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和無奈。
賞析:
《自詠十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元代時期的政治、文化和歷史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驕傲和自豪感。他以飽滿的情感和豪邁的筆觸,展現了元代的繁榮和輝煌,以及國家的開放和包容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至正、鳳韶、鶴駕等,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盡管描繪了時代的榮光,但最后的回首黃塵和覓蓬萊的表達,又暗示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無奈感,給整首詩詞增添了深遠的意味。
該詩詞展示了丁鶴年作為元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對時代的理解,體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思想氛圍。同時,詩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也在審美上給讀者帶來一種美感享受。整體而言,《自詠十律》是一首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的元代詩詞作品。
“回首黃塵揚碧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ǒng shí lǜ
自詠十律
táng táng zhì zhèng zuì duō cái, wàn guó tóng wén shòu yù kāi.
堂堂至正最多材,萬國同文壽域開。
mò běi zhū shēng dēng dì qù, yuè nán jì lì jìn xián lái.
漠北諸生登第去,越南計吏進賢來。
fèng sháo jiǔ zòu huáng jīn diàn, hè jià sān cháo bái yù tái.
鳳《韶》九奏黃金殿,鶴駕三朝白玉臺。
huí shǒu huáng chén yáng bì hǎi, wǔ yún wú chǔ mì péng lái.
回首黃塵揚碧海,五云無處覓蓬萊。
¤
“回首黃塵揚碧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