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瑟傳神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瑟傳神語”全詩
靈瑟傳神語,休令帝子聞。
分類:
《湘弦曲》郭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弦曲》是元代詩人郭翼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啼非染露,
山眩乃疑云。
靈瑟傳神語,
休令帝子聞。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界中的聲音和景象的感受。詩中的竹子發出的聲音不是被露水打濕所引起的,山峰的映影也使人產生云朵在眼前晃動的錯覺。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靈瑟(一種古代樂器)傳遞著神秘的語言,但詩人希望這種美妙的聲音不要讓皇帝的子女聽到。
賞析:
《湘弦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中聲音和景象的細膩感受,并通過對竹子和山峰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幻境般的美感。詩中的竹啼和山眩都是通過詩人的感受和想象來表達,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直觀和超然的感悟。竹子的啼聲被形容得如此真實而動人,使人產生一種竹子正在發出悲鳴的錯覺。山眩則表現了山峰在陽光照射下的閃爍效果,使人感覺云朵在山峰間飄動。這些景象使人們對自然的聲音和景觀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
詩中的靈瑟傳神語,給人一種神秘而宏大的感覺。靈瑟是古代一種樂器,詩人通過它傳遞了自然界中非凡的聲音,這些聲音所傳達的信息超越了人類的理解。詩人希望這樣的美妙聲音不要被皇帝的子女所聽到,可能是因為詩人認為這種美麗和神秘應該屬于大自然,而不是為塵世間的權貴所享受。
整首詩以簡潔而意味深遠的語言,將自然界中的聲音和景象融入到詩人的感受和想象之中,展現了對自然美妙的贊美和對塵世間喧囂的超脫。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詩人呼喚著人們保持對自然的敬畏與沉思,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越。
“靈瑟傳神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xián qū
湘弦曲
zhú tí fēi rǎn lù, shān xuàn nǎi yí yún.
竹啼非染露,山眩乃疑云。
líng sè chuán shén yǔ, xiū lìng dì zi wén.
靈瑟傳神語,休令帝子聞。
“靈瑟傳神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