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曹公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赫赫曹公謀”全詩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遂登關城望,下見洪河流。
自從巨靈開,流血千萬秋。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
川上多往事,凄涼滿空洲。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東歸晚次潼關懷古》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歸晚次潼關懷古》中文譯文:
暮春別鄉樹,
晚景低津樓。
伯夷在首陽,
欲往無輕舟。
遂登關城望,
下見洪河流。
自從巨靈開,
流血千萬秋。
行行潘生賦,
赫赫曹公謀。
川上多往事,
凄涼滿空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的,描繪了作者東歸途中在潼關停留時的懷古之情。
詩的開篇,“暮春別鄉樹”,寫出了一種離鄉別親人的深情之感。暮春時節,離別家鄉的樹木已經長滿了蒼翠的綠葉,給人一種別離之情。
接著,詩人寫到“晚景低津樓”,潼關是關山要隘,樓臺高聳,扼守著大好河山,但如今已經是晚年景色,樓臺低垂,顯示出歲月的變遷和悲愴之感。
然后,詩中提到了伯夷在首陽,伯夷是中國古代溫故知新的一個典型人物,可以理解為詩人也想要通過此次東歸之行尋找一些啟示和教益。
隨后,詩人登上關城,遠望洪河流淌。洪河是黃河的支流,流經潼關,流水悠悠,讓人想到巨靈開,流血千萬秋的歷史悲劇。這里指的巨靈開是指商朝大臣巨靈公因作惡被周武王所殺,流血成河,千萬年來黃河水依然在流淌,歷史的慘痛令人深思。
最后兩句“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川上多往事,凄涼滿空洲”,詩人提到了潘岳和曹操,潘岳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大臣,曹操是魏國的皇帝,兩位歷史名人的事跡令人稱頌,但是他們的賦和謀略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銷聲匿跡,只留下了川上的往事。詩人以此來表達歲月更迭,人事如夢的感慨。
整首詩情感真摯,寓意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歷史的憂慮,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赫赫曹公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guī wǎn cì tóng guān huái gǔ
東歸晚次潼關懷古
mù chūn bié xiāng shù, wǎn jǐng dī jīn lóu.
暮春別鄉樹,晚景低津樓。
bó yí zài shǒu yáng, yù wǎng wú qīng zhōu.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suì dēng guān chéng wàng, xià jiàn hóng hé liú.
遂登關城望,下見洪河流。
zì cóng jù líng kāi, liú xiě qiān wàn qiū.
自從巨靈開,流血千萬秋。
xíng xíng pān shēng fù, hè hè cáo gōng móu.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
chuān shàng duō wǎng shì, qī liáng mǎn kōng zhōu.
川上多往事,凄涼滿空洲。
“赫赫曹公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