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聞清籟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聞清籟發”全詩
倚闌成雪界,按戶即天河。
野氣沉平楚,池光轉碧蘿。
忽聞清籟發,凄絕獨如何。
分類:
《西山來青軒對月》董應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山來青軒對月》是明代董應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白鐘聲寂,山秋夜色多。
倚闌成雪界,按戶即天河。
野氣沉平楚,池光轉碧蘿。
忽聞清籟發,凄絕獨如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青軒中的景象,詩人站在西山的青軒之內,對著月亮吟詠。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環境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寂靜夜晚和宇宙之間的交融感受,抒發了內心的孤獨和凄涼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凄涼之感。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詳細解析:
地白鐘聲寂,山秋夜色多。
"地白"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大地變得蒼白,"鐘聲寂"指的是夜晚的寂靜,沒有人聲。"山秋夜色多"描述了秋夜中山中的景色,多彩多姿。
倚闌成雪界,按戶即天河。
"倚闌成雪界"表達了詩人站在欄桿旁邊,眺望的景象如同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按戶即天河”指的是把門窗關閉,就可以將天河(銀河)視為自家的窗外景色。
野氣沉平楚,池光轉碧蘿。
"野氣沉平楚"描繪了山野的氣息沉靜而平和,"池光轉碧蘿"則形容池塘中的光線在夜晚中映射出綠色的藻類植物。
忽聞清籟發,凄絕獨如何。
"忽聞清籟發"意味著突然聽到了悅耳的音樂聲,"凄絕獨如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意象和感受,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在青軒中獨自對月,感嘆人生的孤獨和無奈。同時,詩中的景色描寫也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宇宙間的宏偉,使讀者在閱讀時體會到一種超越個體的寬廣情感。
“忽聞清籟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ān lái qīng xuān duì yuè
西山來青軒對月
dì bái zhōng shēng jì, shān qiū yè sè duō.
地白鐘聲寂,山秋夜色多。
yǐ lán chéng xuě jiè, àn hù jí tiān hé.
倚闌成雪界,按戶即天河。
yě qì chén píng chǔ, chí guāng zhuǎn bì luó.
野氣沉平楚,池光轉碧蘿。
hū wén qīng lài fā, qī jué dú rú hé.
忽聞清籟發,凄絕獨如何。
“忽聞清籟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