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衰草更沾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堪衰草更沾巾”全詩
風景凄涼空舉目,神州凋敝屬何人。
棠花自發青蕪杳,燕子初歸白屋貧。
況是經過王謝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分類:
《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新亭》費元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新亭》是明代詩人費元祿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江形勝感宗臣,
暇日登臨似雒濱。
風景凄涼空舉目,
神州凋敝屬何人。
棠花自發青蕪杳,
燕子初歸白屋貧。
況是經過王謝宅,
不堪衰草更沾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金陵游覽時的感受和懷念之情。詩人經過江邊的形勝之地,感嘆自己閑暇的日子登臨此地,仿佛置身于古代偉大宗臣的雒水之濱。然而,眼前的景色凄涼荒涼,整個神州大地都陷入了衰敗之中,這是屬于何人的責任呢?棠花自然開放,但青草茂盛的景象已隱沒不見,燕子初次歸巢卻選擇了貧破的白屋。更甚的是,詩人還經過了王謝宅邸,荒廢的景象使他不禁痛心,衰敗的草木甚至弄臟了他的衣襟。
賞析:
《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新亭》通過描繪景色和反思時局,表達了詩人對神州大地的憂慮和失望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過去和現實景象的對比,凸顯出時代的變遷和國家的衰敗。詩人以過江形勝的景色為引子,將目光聚焦在整個神州大地的凄涼景象上,暗示了明朝的衰敗和社會動蕩。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具有象征意義,棠花的凋謝和青草的雜亂象征著社會的衰敗和秩序的混亂。燕子選擇歸巢于貧破的白屋,也暗示著社會貧富的不均和人民的困苦。最后,詩人經過王謝宅邸,目睹衰敗的景象,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抒發情感,通過對具體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衰敗和社會困境的憂慮和反思。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社會變遷的思考和對國家興衰的關切。這首詩通過簡練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使讀者思考歷史和社會的變遷,并引發對當下社會問題的思考。
“不堪衰草更沾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líng yǒng huái gǔ jī sì shǒu xīn tíng
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新亭
guò jiāng xíng shèng gǎn zōng chén, xiá rì dēng lín shì luò bīn.
過江形勝感宗臣,暇日登臨似雒濱。
fēng jǐng qī liáng kōng jǔ mù, shén zhōu diāo bì shǔ hé rén.
風景凄涼空舉目,神州凋敝屬何人。
táng huā zì fā qīng wú yǎo, yàn zi chū guī bái wū pín.
棠花自發青蕪杳,燕子初歸白屋貧。
kuàng shì jīng guò wáng xiè zhái, bù kān shuāi cǎo gèng zhān jīn.
況是經過王謝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不堪衰草更沾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