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無芳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眠無芳草”全詩
清文引佳酌,玄覽窮幽討。
流鶯答新歌,飛花落纖縞。
分坐有雜英,醉眠無芳草。
分類:
《玉山佳處雅集得草字》顧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山佳處雅集得草字》是明代顧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從桃源游,愛此玉山好。
清文引佳酌,玄覽窮幽討。
流鶯答新歌,飛花落纖縞。
分坐有雜英,醉眠無芳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游玩桃源時的一幕景象。作者深愛著這片美麗的玉山,他帶著一顆清雅的心情,在幽靜的山間品味美酒,探討玄妙的文學與哲學。在這樣的環境中,流鶯鳴唱回應著他的新歌,飛舞的花朵落在輕柔的纖縞上。他與眾多才子佳人一起歡聚,各自展示自己的才華,相互交流。在這樣的雅集中,他陶醉其中,心曠神怡,仿佛身臨其境,感覺到四周沒有芳草的馨香。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雅致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美好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文化的熱愛和追求。詩中的桃源象征著人們心靈的凈土,玉山則是詩人向往的理想之地。通過品味美酒、探討玄妙,作者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與靈動。
詩中的流鶯和飛花,以及雅集中的眾多才子佳人,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多彩的藝術氛圍。各自展示才華的人們相互啟迪,相互交流,形成了一種文化的繁榮和交融。而作者在這樣的雅集中,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忘卻了塵世的芳草馨香,陶醉在精神的愉悅中。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文化和藝術的喜愛,以及對心靈凈土的向往。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獨特審美情趣和追求,使人感受到一種寧靜、純凈和歡愉的氛圍。
“醉眠無芳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hān jiā chù yǎ jí dé cǎo zì
玉山佳處雅集得草字
kè cóng táo yuán yóu, ài cǐ yù shān hǎo.
客從桃源游,愛此玉山好。
qīng wén yǐn jiā zhuó, xuán lǎn qióng yōu tǎo.
清文引佳酌,玄覽窮幽討。
liú yīng dá xīn gē, fēi huā luò xiān gǎo.
流鶯答新歌,飛花落纖縞。
fēn zuò yǒu zá yīng, zuì mián wú fāng cǎo.
分坐有雜英,醉眠無芳草。
“醉眠無芳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