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二三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二三月”全詩
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銀甕篘新酒,金刀鲙錦鱗。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分類:
《答大明高皇帝問日本風俗(洪武十二年)》嗐哩嘛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大明高皇帝問日本風俗(洪武十二年)》是明代嗐哩嘛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國家與中原國相比,人民與上古人一樣。衣冠服飾采用唐代的制度,禮儀音樂遵循漢代的君臣規范。銀甕中盛著新酒,金刀切割著錦繡魚鱗。每年二三月間,桃花李花一般綻放春光。
詩意:
這首詩詞是嗐哩嘛哈以對洪武帝的回答,描述了日本的風俗與中原國(指中國)的比較。詩中表達了對日本古老文化和傳統的贊美,同時也強調了中國的衣冠制度和禮儀樂章的優秀傳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日本的風俗和傳統,展示了作者對這些風俗的稱贊之情。通過對唐代制度和漢代禮儀的提及,詩人將日本的風俗與中國古代文化進行對比,凸顯了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輝煌。
詩中的銀甕和金刀等形象描寫,表現了日本獨特的物質文化,展示了其富有和精美的藝術品。同時,詩人以桃花和李花來象征春天的美好,表達了對春光明媚的贊美和對日本繁榮和欣欣向榮的景象的描繪。
整首詩詞以簡練明了的表達方式,將對日本風俗的贊美融入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應中,展示了詩人對兩國文化的獨到理解和欣賞。同時,這首詩詞也突顯了中日兩國歷史文化的交流和互鑒。
“年年二三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dà míng gāo huáng dì wèn rì běn fēng sú hóng wǔ shí èr nián
答大明高皇帝問日本風俗(洪武十二年)
guó bǐ zhōng yuán guó, rén tóng shàng gǔ rén.
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
yì guān táng zhì dù, lǐ yuè hàn jūn chén.
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yín wèng chōu xīn jiǔ, jīn dāo kuài jǐn lín.
銀甕篘新酒,金刀鲙錦鱗。
nián nián èr sān yuè, táo lǐ yì bān chūn.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年年二三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