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翠蛾兒稱意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撲翠蛾兒稱意勻”全詩
裝梳莫訝朝來別,無奈桃花解妒人。
分類: 春游
《白下春游曲七首》何良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白下春游曲七首》
朝代:明代
作者:何良俊
撲翠蛾兒稱意勻,
杏紅衫子逐時新。
裝梳莫訝朝來別,
無奈桃花解妒人。
中文譯文:
翠綠色的蛾兒撲動翅膀,優美地徘徊;
杏紅色的衣裳隨著時光不斷更新。
不要因為打扮整齊而驚訝于早晨的離別,
只是桃花妒忌人間的美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何良俊創作的《白下春游曲七首》之一。詩中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情感。
首先,詩人以撲翠蛾兒為意象,形容春天中蝴蝶翩翩飛舞的美景。翠綠色的蛾兒在空中翩翩飛舞,優美的動作和姿態令人稱贊。
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人穿著杏紅色的新衣裳,似乎在不同的時刻都能展現出嶄新的面貌。這里通過衣裳的顏色和換新來表達人們對于時尚和外表的追求,也隱含了人們對于新事物的渴望和喜悅。
然而,詩人在后兩句中卻帶有一絲無奈和淡淡的憂傷。他告誡人們不要因為打扮整齊而感到驚訝于早晨的離別,這里可以理解為對于美好時光的短暫性的警示。人們常常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會面臨別離和離別的現實,這是無法避免的。
最后一句表達了桃花對人們美好情景的嫉妒。桃花作為春天的代表,是一種美麗的花卉,但它也有一種羨慕嫉妒的情感。詩中的桃花可以理解為一種比喻,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美好的時候,也會遭受外界的嫉妒和阻礙。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人們的情感,表達了對于美好時光短暫性的思考以及在追求美好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阻礙。
“撲翠蛾兒稱意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xià chūn yóu qū qī shǒu
白下春游曲七首
pū cuì é ér chēng yì yún, xìng hóng shān zǐ zhú shí xīn.
撲翠蛾兒稱意勻,杏紅衫子逐時新。
zhuāng shū mò yà zhāo lái bié, wú nài táo huā jiě dù rén.
裝梳莫訝朝來別,無奈桃花解妒人。
“撲翠蛾兒稱意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