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吳宮花發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照吳宮花發時”全詩
秪今惟有臺前月,曾照吳宮花發時。
分類:
《賦得姑蘇臺》瞿榮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得姑蘇臺》是明代瞿榮智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鉤帶血不敢飛,
城荒草碧春風吹。
只今惟有臺前月,
曾照吳宮花發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時期蘇州姑蘇臺的景象。詩人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臺上的景色與臺下的變遷之間的對比。雙鉤帶血不敢飛,城荒草碧春風吹,表達了當時姑蘇臺的凄涼和荒蕪。然而,唯有臺前的明月,依然像過去一樣照耀著吳宮的花朵綻放的時刻,給人帶來了一絲溫暖和懷舊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姑蘇臺的景象,通過對比揭示了歲月的更迭和人事的變遷。詩中的"雙鉤帶血不敢飛"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姑蘇臺的凄涼景象,雙鉤帶血可理解為臺上的鉤子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荒蕪的景象使它們不敢再承擔起飛行的任務。"城荒草碧春風吹"這句則表明了臺下的城市已經荒蕪,但春風依然吹過,也許是為了凈化這片荒涼。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提到,只有臺前的明月,依然如往日一樣照耀著吳宮花朵盛開的時刻。這里的明月可以理解為希望和美好的象征,它雖然不能改變城市的變遷,但給人帶來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溫暖。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懷舊之感,通過對姑蘇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時期的懷念和對現實凄涼景象的感慨。它既展示了時間的無情和城市的變遷,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留戀。這種對比和懷舊的情感,使得這首詩詞在傳達了作者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義,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曾照吳宮花發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gū sū tái
賦得姑蘇臺
shuāng gōu dài xuè bù gǎn fēi, chéng huāng cǎo bì chūn fēng chuī.
雙鉤帶血不敢飛,城荒草碧春風吹。
zhī jīn wéi yǒu tái qián yuè, céng zhào wú gōng huā fā shí.
秪今惟有臺前月,曾照吳宮花發時。
“曾照吳宮花發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