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笠頻相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禪笠頻相訪”全詩
十年勞火宅,一日脫書囚。
客舍黃金散,鄰僧白骨收。
生芻何處奠,孤寺亂山秋。
¤
分類:
《挽陳景章》藍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挽陳景章》
朝代:明代
作者:藍仁
禪笠頻相訪,儒衣忽自謀。
十年勞火宅,一日脫書囚。
客舍黃金散,鄰僧白骨收。
生芻何處奠,孤寺亂山秋。
中文譯文:
頻繁戴著禪宗的斗笠相互拜訪,忽然穿上儒家的衣袍自謀出路。
十年來辛苦在火宅中勞作,一日之間卻脫離了書籍的囚禁。
客舍里黃金四散,鄰近的僧侶收集白骨。
生活的谷草在哪里安葬,孤寂的寺廟中山景混亂的秋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講述了一個人經歷了種種變遷和困境后的心境和感慨。詩中的主人公曾經是一位信奉禪宗的人,經常與其他禪宗修行者互相訪問,但他突然改變了信仰,轉而追求儒家的學說。這表明主人公在探索人生的過程中,經歷了信仰的變動和思想的轉變。
詩中提到的"十年勞火宅"指的是主人公在火熱的世俗生活中辛勞了十年,而"一日脫書囚"則表明他在某一天突然擺脫了書籍所帶來的束縛。這反映了主人公對于世俗生活的疲倦和對于自由的渴望。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主人公的環境變化。"客舍黃金散"意味著他曾經的富有地位已經破產,財富散盡。而"鄰僧白骨收"則暗示著主人公身邊的人都已去世,只剩下鄰近的僧侶搜集白骨。
最后兩句詩以孤寺和亂山的景象作為象征,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迷茫。"生芻何處奠"意味著他不知道將自己的生活安置在何處,而"孤寺亂山秋"則傳遞出一種凄涼和寂寞的氛圍。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主人公的經歷和環境的變遷,展示了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掙扎、困惑和追求自由的內心世界。同時,通過描繪寺廟和山景的景象,詩中還滲透出一種孤獨和凄涼的情感。
“禪笠頻相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én jǐng zhāng
挽陳景章
chán lì pín xiāng fǎng, rú yī hū zì móu.
禪笠頻相訪,儒衣忽自謀。
shí nián láo huǒ zhái, yī rì tuō shū qiú.
十年勞火宅,一日脫書囚。
kè shè huáng jīn sàn, lín sēng bái gǔ shōu.
客舍黃金散,鄰僧白骨收。
shēng chú hé chǔ diàn, gū sì luàn shān qiū.
生芻何處奠,孤寺亂山秋。
¤
“禪笠頻相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