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形當塞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國地形當塞險”全詩
鼎湖寂寂龍時下,銀海冥冥雁不飛。
中國地形當塞險,單于秋色入關微。
千年陵殿雄燕嶠,九廟精靈護漢畿。
分類:
《秋日謁陵眺望二首》梁有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謁陵眺望二首》是明代梁有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第一首:
輦道上的松樹和楸樹閃爍著晶瑩的露水,
神靈肅穆地站立著,旌旗高高飄揚。
鼎湖靜謐無聲,龍的時代已經過去,
銀色的大海迷蒙一片,雁兒不再飛翔。
第二首:
中國的地形險峻崎嶇,只有少量的匈奴進入了關中,
單于的秋色漸漸褪去,入侵的規模微小。
千年來陵墓和宮殿屹立在崇山峻嶺之上,
九廟中的神靈守護著漢朝的疆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時期秋日謁陵的景象。作者通過描繪輦道上的松楸樹上閃爍的露水、神靈肅穆地站在一旁,以及高高飄揚的旌旗,展現了陵墓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描述的鼎湖寂靜無聲、龍的時代已過、雁兒不再飛翔,以及中國地形險峻的特點,突顯了歷史的變遷和陵墓的莊嚴與孤寂。最后,詩人通過提到九廟中的神靈護衛漢朝的疆域,表達了對帝國的保護和祈福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日謁陵的景象,展示了陵墓的莊嚴肅穆以及歷史的變遷。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描述松楸樹上的露水、神靈和旌旗的畫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陵墓的莊嚴氛圍。鼎湖寂靜無聲、龍的時代已過、雁兒不再飛翔等描寫,表達了歷史的轉變和陵墓的孤寂。而中國地形險峻和單于秋色入關微的描寫,則展示了中國的地理特點和歷史情境。最后提到九廟中的神靈護衛漢朝的疆域,彰顯了祈福和保護帝國的情感。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帝國的榮耀。
“中國地形當塞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yè líng tiào wàng èr shǒu
秋日謁陵眺望二首
niǎn dào sōng qiū yù lù xī, guǐ shén sù mù yǎn jīng qí.
輦道松楸玉露晞,鬼神肅穆儼旌旗。
dǐng hú jì jì lóng shí xià, yín hǎi míng míng yàn bù fēi.
鼎湖寂寂龍時下,銀海冥冥雁不飛。
zhōng guó dì xíng dāng sāi xiǎn, chán yú qiū sè rù guān wēi.
中國地形當塞險,單于秋色入關微。
qiān nián líng diàn xióng yàn jiào, jiǔ miào jīng líng hù hàn jī.
千年陵殿雄燕嶠,九廟精靈護漢畿。
“中國地形當塞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