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軒靜度鶯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吳軒靜度鶯聲”全詩
萬佛閣深留塔影,小吳軒靜度鶯聲。
松林月暗山精泣,石磴人稀磷火明。
野衲那知興廢事,只將經卷了生平。
分類:
《次韻》劉本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是明代劉本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春不到闔閭城,
花事闌珊卻此行。
萬佛閣深留塔影,
小吳軒靜度鶯聲。
松林月暗山精泣,
石磴人稀磷火明。
野衲那知興廢事,
只將經卷了生平。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劉本原的游歷為背景,表達了他游歷闔閭城(即杭州)的心情和感受。詩人在闔閭城逗留的時間只有一個春天,卻發現花事已經漸漸凋零,使他感到心情沉悶。他描述了闔閭城內的一些景觀,包括萬佛閣和小吳軒。在萬佛閣中,塔的影子深深地留在他的心中;在小吳軒中,他靜靜地聆聽著鶯鳥的歌聲。他還描繪了松林的夜色陰暗、山精的哭泣聲和石磴上稀少的行人,以及磷火的明亮。最后,詩人自嘲地說,作為一個出家人,他對世俗的興廢事并不了解,只專注于經卷,將佛教經典作為他一生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游歷闔閭城的心情和感受,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我反思,表達了對興廢事物的淡漠態度和對佛教經卷的專注追求。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闔閭城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對花事凋零、松林夜色和石磴行人稀少等細節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憂傷和寂寥的氛圍。詩人將自己置于這個環境中,通過對景物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疏離和對佛教修行的專注。最后兩句“野衲那知興廢事,只將經卷了生平”,表明詩人對世俗的興廢事不感興趣,將佛教經典視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依托,顯示出一種超脫世俗的心態。
整首詩詞以簡約而凝練的藝術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自我表達,傳遞出一種憂傷、超脫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世事的淡然態度和對佛教修行的專注與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小吳軒靜度鶯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次韻
yī chūn bú dào hé lǘ chéng, huā shì lán shān què cǐ xíng.
一春不到闔閭城,花事闌珊卻此行。
wàn fú gé shēn liú tǎ yǐng, xiǎo wú xuān jìng dù yīng shēng.
萬佛閣深留塔影,小吳軒靜度鶯聲。
sōng lín yuè àn shān jīng qì, shí dèng rén xī lín huǒ míng.
松林月暗山精泣,石磴人稀磷火明。
yě nà nǎ zhī xīng fèi shì, zhǐ jiāng jīng juàn le shēng píng.
野衲那知興廢事,只將經卷了生平。
“小吳軒靜度鶯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