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蠶麥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淮西蠶麥候”全詩
種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補,膏憐土漸春。
淮西蠶麥候,緩稅乞皇仁。
分類:
《初入諫院寄慰肥城父老》陸懋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入諫院寄慰肥城父老》是明代陸懋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劇縣息勞人,新班立紫宸。
種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補,膏憐土漸春。
淮西蠶麥候,緩稅乞皇仁。
詩意:
這首詩詞是陸懋龍在初次進入朝廷諫院時,寫給肥城的老百姓們的一封慰問信。詩中表達了他對肥城百姓辛勤勞作的贊賞,以及他在朝廷諫院中所承擔的責任和期望。
賞析:
詩的開篇寫到了劇縣的百姓們停止了辛勞的勞作,以迎接新的政府班子的成立,這個班子是為了幫助天子治理國家事務而成立的。種花而得到的收益微薄,焚燒草木卻是急于效忠君主的官員們所企圖的。這里通過對比,抒發了作者對于治國理政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夠關注人民的農業生產和民生問題,而不只是追求政績和權勢。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和社會改革的期待。作者希望政府能夠及時修補天漏,即糾正國家中的不公平和缺陷。他也希望政府能夠關懷土地的肥沃,讓國家逐漸邁向春天般的繁榮和富裕。淮西地區的蠶麥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作者希望政府能夠關注農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政府寬容和仁慈的期望,希望政府能夠減輕百姓的負擔,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懷。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期望,他希望政府能夠關注人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減輕百姓的負擔,為國家帶來繁榮和春天般的美好。這首詩詞反映了明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和當時人們對于政治改革的期待,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淮西蠶麥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rù jiàn yuàn jì wèi féi chéng fù lǎo
初入諫院寄慰肥城父老
jù xiàn xī láo rén, xīn bān lì zǐ chén.
劇縣息勞人,新班立紫宸。
zhòng huā shōu báo xiào, fén cǎo qǐ xiān chén.
種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lòu yù tiān tóng bǔ, gāo lián tǔ jiàn chūn.
漏欲天同補,膏憐土漸春。
huái xī cán mài hòu, huǎn shuì qǐ huáng rén.
淮西蠶麥候,緩稅乞皇仁。
“淮西蠶麥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