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西海一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西海一隅”全詩
三月無青草,千家盡白榆。
蕃書文字別,胡俗語音殊。
愁見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輪臺即事》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輪臺即事》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輪臺地區的景色和人文風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輪臺風物異,地是古單于。
輪臺的風景與眾不同,這片土地曾是古代單于的領地。
三月無青草,千家盡白榆。
三月時,沒有一絲青草,千家萬戶都種滿了白榆樹。
蕃書文字別,胡俗語音殊。
異域的書信用字不同,胡人的語音也與漢人不同。
愁見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我憂愁地看到北方的流沙,西邊的天空像是一片海洋的角落。
這首詩以輪臺的風景為背景,通過描繪景色和人文特色,表達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思念和憂慮。詩中的輪臺地區被描繪成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風景,沒有青草而是白榆樹,異域的文字和語音也讓人感到陌生。詩人憂愁地看到北方的流沙,西邊的天空則給他一種無邊無際的感覺,仿佛是一片海洋的邊角。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輪臺的特色和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唐代文人對邊疆地區的關注和思考。
“天西海一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n tái jí shì
輪臺即事
lún tái fēng wù yì, dì shì gǔ chán yú.
輪臺風物異,地是古單于。
sān yuè wú qīng cǎo, qiān jiā jǐn bái yú.
三月無青草,千家盡白榆。
fān shū wén zì bié, hú sú yǔ yīn shū.
蕃書文字別,胡俗語音殊。
chóu jiàn liú shā běi, tiān xī hǎi yī yú.
愁見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天西海一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