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苦寒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庭苦寒地”全詩
北庭苦寒地,體內今何如。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寄韓樽》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韓樽》是唐代詩人岑參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岑參寄給朋友韓樽的一封信,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和關切。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夫子素多疾,別來未得書。
北庭苦寒地,體內今何如。
獨寄青門外,臨風淚滂沱。
愿君勉早達,無疾亦無憂。
詩意:
這位朋友常常身體不適,自從別離以來一直沒有收到我的書信。北方的庭院寒冷嚴酷,我非常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我寂寞地將這封信寄給了他,站在青色的城門外,面對著風,淚水如雨般涌出。我希望朋友能夠早日收到這封信,不管他是否有疾病,都能夠無憂無慮。
賞析:
《寄韓樽》是一首表達友情和思念之情的詩詞。詩人岑參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自己對朋友韓樽的關切和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寫北方苦寒的環境和詩人的孤寂,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他將寄往遠方的信寄托于風中,淚水的滂沱更加凸顯了他對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朋友的祝愿,希望他早日收到信件,無論身體是否健康,都能夠心無煩憂。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思索。它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對親人朋友的關懷,也讓人們感受到了離別的辛酸和思念之苦。
“北庭苦寒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hán zūn
寄韓樽
fū zǐ sù duō jí, bié lái wèi dé shū.
夫子素多疾,別來未得書。
běi tíng kǔ hán dì, tǐ nèi jīn hé rú.
北庭苦寒地,體內今何如。
“北庭苦寒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