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報春風早為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報春風早為催”全詩
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春興戲題贈李侯》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興戲題贈李侯
黃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
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
中文譯文:
黃雀剛剛要銜著花飛來,
你家種的桃花還沒開放。
長安城的二月已經接近盡頭,
寄去報春風,提醒它早點催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為了李侯寫的一首贊美詩。詩人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描寫了黃雀剛剛準備銜花飛來,但卻發現李侯家的桃花還未開放。這種情況說明了長安城的二月已經快要過去了,而春風卻還沒有充分催促花木的生長。因此,詩人寫下這首詩,希望通過詩歌的表達,提醒春風快點來到,催促花木開放。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生命力的贊美。詩中通過對春天和花木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生機和繁榮的向往之情。詩中簡短的描述和節奏感強烈的語言,使得整首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詩中運用了夸張手法,將黃雀的銜花和桃花的未開放作為象征,突出了春天的遲到和出色的才能。這種夸張的手法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感,同時也加強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詩通篇婉轉悠揚,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渴望,賦予了春天濃烈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憧憬。
“寄報春風早為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īng xì tí zèng lǐ hóu
春興戲題贈李侯
huáng què shǐ yù xián huā lái, jūn jiā zhòng táo huā wèi kāi.
黃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
cháng ān èr yuè yǎn kàn jǐn, jì bào chūn fēng zǎo wèi cuī.
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
“寄報春風早為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