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此豈不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悟此豈不早”全詩
但睹新行跡,不見舊時道。
古木依道傍,亂藤絡其杪。
歲暮終青青,終非本容好。
世人懷往途,悟此豈不早。
振衣無后期,來從漢陰老。
分類:
《雜詩》全室宗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是明代作家全室宗泐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以及人們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雜詩
落葉委通衢,
紛然無人掃。
但睹新行跡,
不見舊時道。
古木依道傍,
亂藤絡其杪。
歲暮終青青,
終非本容好。
世人懷往途,
悟此豈不早。
振衣無后期,
來從漢陰老。
中文譯文:
落葉在大街上隨風飄落,
紛紛揚揚,無人掃除。
只能看到新的足跡,
卻找不到過去的道路。
古老的樹木依偎在道旁,
蔓藤紛亂地攀附到枝梢。
歲末的景色仍然蒼青,
但已不如原本的容貌美好。
世人心懷前行的道路,
醒悟這個道理何不早。
振衣而去,沒有后期之憂,
追隨漢陰老人而來。
詩意和賞析:
《雜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落葉紛飛在街道上,沒有人來掃除,象征著歲月的無情和人們對過去的遺忘。盡管我們能看到新的足跡,但舊時的道路已經無法尋找。
詩中描述的古木和亂藤,反映了歲月的痕跡和變遷。盡管歲末的景色仍然蒼青,但已不如原本的美好。這可以理解為對時光流逝、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即人們應該早日醒悟前行的道理。作者呼吁人們在振衣而去時,不要拖延,不要有后顧之憂,而應該及早追隨那位漢陰老人(可能指一位智者或前輩)的教誨和指引。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對人生道路的思索以及對早日醒悟的呼喚。它以簡潔而深遠的語言,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人生選擇和珍惜時光的思考。
“悟此豈不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雜詩
luò yè wěi tōng qú, fēn rán wú rén sǎo.
落葉委通衢,紛然無人掃。
dàn dǔ xīn xíng jī, bú jiàn jiù shí dào.
但睹新行跡,不見舊時道。
gǔ mù yī dào bàng, luàn téng luò qí miǎo.
古木依道傍,亂藤絡其杪。
suì mù zhōng qīng qīng, zhōng fēi běn róng hǎo.
歲暮終青青,終非本容好。
shì rén huái wǎng tú, wù cǐ qǐ bù zǎo.
世人懷往途,悟此豈不早。
zhèn yī wú hòu qī, lái cóng hàn yīn lǎo.
振衣無后期,來從漢陰老。
“悟此豈不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