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應分安石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域應分安石紫”全詩
丹須吐舌迎風艷,絳蠟籠紗照月空。
西域應分安石紫,寢宮可作麥英紅。
綠珠宴罷歸金谷,七尺珊瑚映水中。
分類:
《赪桐》沈天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赪桐》是明代文學家沈天孫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疑似朱紅的花瓣看似九月的楓葉,
繁茂的枝條仿佛借來嶧陽的桐樹。
紅色的花朵吐出舌頭,迎接風的艷麗,
絳色的蠟燭籠罩著薄紗,照亮了空中的月光。
西域的顏色應該留給安石紫色的花朵,
寢宮中可以種植麥英紅色的花卉。
綠色的珍珠宴席結束后回到金谷,
七尺長的珊瑚在水中映照出美景。
詩意:
《赪桐》以描繪花卉為主題,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花朵的美麗和壯麗。詩中以朱紅的花瓣和紅色的舌頭來形容花朵,表達了花朵的艷麗和鮮活。詩人以絳色的蠟燭和薄紗照亮的月光來描繪夜晚的景色,增添了一種神秘和浪漫的氛圍。詩人運用色彩和景物的描繪,將花朵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宏偉。
賞析:
《赪桐》以其細膩的描繪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明代詩詞的特色。詩中采用了豐富的色彩和意象,通過形容花朵的顏色和形狀,將讀者帶入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詩人通過對花卉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詩詞中的嶧陽桐和金谷指的是明代著名的園林景點,進一步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贊美。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花朵的美麗和壯麗,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美好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西域應分安石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ēng tóng
赪桐
zhū è yí kàn jiǔ yuè fēng, fán zhī yòu jiè yì yáng tóng.
朱萼疑看九月楓,繁枝又借嶧陽桐。
dān xū tǔ shé yíng fēng yàn, jiàng là lóng shā zhào yuè kōng.
丹須吐舌迎風艷,絳蠟籠紗照月空。
xī yù yīng fèn ān shí zǐ, qǐn gōng kě zuò mài yīng hóng.
西域應分安石紫,寢宮可作麥英紅。
lǜ zhū yàn bà guī jīn gǔ, qī chǐ shān hú yìng shuǐ zhōng.
綠珠宴罷歸金谷,七尺珊瑚映水中。
“西域應分安石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