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谿女兒愛羅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谿女兒愛羅裙”全詩
蠶饑日暮思歸去,不敢回頭看使君。
分類:
《采桑曲》沈天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曲》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沈天孫。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谿女兒愛羅裙,
提筐陌上踏春云。
蠶饑日暮思歸去,
不敢回頭看使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青谿女子采桑的情景。她穿著華麗的羅裙,提著筐子在路上踏著春天的云彩。然而,當太陽快要下山時,蠶蟲餓了,她開始思念著回家。盡管如此,她卻不敢回頭看望她的使君。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采桑女子的形象和情感,展現了明代社會中普通女性的艱辛生活和忠誠精神。
首先,詩中的青谿女子愛羅裙,顯示了她的嬌美和對美的追求。這也反映了明代時期女性的審美觀念和裝飾品的重要性。
其次,提筐陌上踏春云,描繪了女子采桑的場景。她在春天的路上踏著云彩,給人一種輕盈和愉悅的感覺。這也展示了女子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對生活的熱愛。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暗示了女子的苦衷和憂慮。當太陽快要下山時,蠶蟲餓了,她開始思念著回家。這表明了她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對生活的珍視。
最后,詩中的"不敢回頭看使君"一句,顯示了女子的忠誠和顧忌。使君可能是她的丈夫或主人,她不敢回頭看,可能是出于對使君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尊重,同時也可能是為了避免被使君發現她有思念回家的情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展現了明代女性的生活現狀和內心世界。它表達了女子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同時展示了她們對家庭的忠誠和對社會規范的遵循。這首詩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女性命運的關切和贊美。
“青谿女兒愛羅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qū
采桑曲
qīng xī nǚ ér ài luó qún, tí kuāng mò shàng tà chūn yún.
青谿女兒愛羅裙,提筐陌上踏春云。
cán jī rì mù sī guī qù, bù gǎn huí tóu kàn shǐ jūn.
蠶饑日暮思歸去,不敢回頭看使君。
“青谿女兒愛羅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